第六章 江湖人 (第2/2页)
“现在世道不太平,没什么人出门。” 常大问道:“那近几日可有什么人来过?” “也没什么人,山上的道长们,道是下山来采买一些日杂粮食,客人要找什么人吗?” 常大瞥了一眼张士信,故意提高声音:“是一大队人马,有好几十人。算算日子,这两天也该到了。” 果然,张士信面色突变,阴鸷的盯着常大,然后迅速收回目光,低头思索着。 赵三七想了想:“没有,近些的时候,人最多的时候就是你们二位了。” “多谢。” 常大看了看张士信,也不说话,继续喝着茶。 张士信一转阴沉的面色,和气的向常大拱了拱手:“原来常兄弟也是为了那个人而来,你看张某手下这些人有些力气,不如让我们共谋此事如何?” 常大笑了笑:“咱们萍水相逢,还是各干各的好,万一被人下绊子,也好撇得清关系不是?” 这时先前出去的骑士一齐骑马回来,其中一人到了常大跟前,耳语了一番。张士信正要张嘴说话,自己这边派出去的是探子也回来了。同样也是耳语一番,场面出奇的安静。 常大身边的年轻人凑到常大身边:“常大哥,这个张士信想干什么?难道他也是……” 常大摇了摇头,小声说道:“这个张士信和我们不是一路人,目的肯定也不一样,他不过是想借我们的手达到他的目的罢了。” “他们盯梢的应该和我们打打探到的消息差不多,人快到了。” 常大环顾四周,见张士信等人已经做了攻击准备,便对年轻人说道:“一会儿动起手来,注意咱们自己这边儿的人,稳住阵脚,不要乱” “好的” 赵三七以为他们要打架,便连忙窜到灶台后面去。撅着屁股杵在那儿,等一会儿没听到打斗声。悄悄的抬起头来,就看见这两方人马各自退去,隐藏在路旁的林子和草丛中。
远处传来马的嘶叫声。渐渐地清晰可辨起来,过了不多时候,便见林中的路上,渐渐走出一支队伍。当心有二三十孔武有力的武士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几辆马车,马车后面是一些随从。 赵三七开始后悔了,今天的茶水和吃食准备的少了。要是再多做一些光,今天的收入就抵得上好几个月了。 常大躲在密林深处,注视着眼前这队伍,小声对跟前的年轻人说道:“文泰,你看先前的骑士都是百战的好手,他们骑在马上,却四处警戒,马车周围的随从,也很难对付,在这儿我们下手不合适。” 文泰问道:“那张士信他们呢?他们会出手吗?” “不会”常大摇了摇头:“张士信像只狡猾的狐狸,他在等我们先出手,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说我们不出手,他也不会出手。” “那我们要等下去吗?” 常大沉思片刻:“静观其变!” 马车走到赵三七的茶棚前,慢慢停了下来。一个骑士策马走到茶棚下,高声喊道:“有人没有?” 赵三七探出脑袋回答着:“有有有……在呢,在呢!” “出来答话!” 赵三七胆战心惊的走出来,慢慢靠近骑士跟前,眼睛都不敢抬,就在刚刚他认出骑士马上挂着的武器是军队制式的弯刀!江湖人可能有道理可讲,但是这些军卒没道理可言。 骑士高声问道:“此处距崇阳宫还有多远?” “回……回大人……回大人的话,朝着这一边儿走,大概一……一个时辰。” 骑士打马回去,走到马车跟前:“主人,还有一个时辰就到了” 马车中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来:“那在此地休息片刻吧” “是。”骑士很恭敬的回答:“主人,我看到地面上有很多脚印,还很新,刚刚肯定有不少人在这里,我带人将四处搜查一下。” “不用了,小心戒备即可” 马车上的帘子掀开,从上面走下一个男人来,年纪约四十来岁,方脸阔额,留着短髯,衣着光鲜,一派富家翁打扮。 躲在一边的常大见此人从马车上下来,不由得将手握在刀上。一旁的文泰见状,连忙伸手按住常大的手,常大慢慢冷静下来。 而躲在另一边的张士信,见常大这边并未出手,不由得心中暗骂,想到对方人多势众,也只好耐着性子蛰伏起来。 从马车上下来的男子走到茶棚里,赵三七早已将一面桌子擦拭的干干净净,然后恭恭敬敬的端上一碗茶水,这个男子并未喝茶,而是静静坐了一会儿,然后才开口问道:“店家,崇阳宫的玄贞道长近来可在山上?” “在呢”一说到玄贞道长赵三七反而不感到害怕了:“咱们天门山崇阳宫的掌教真人,别说在这一带,就是整个天下那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你见过我玄贞道长吗” “没有”赵三七回答得很小心:“小人只听过玄真道长的名号,那年逃难到这个地方,还是山上的赤松真人给治的病,小人没福分,一直没见过玄贞道长尊容。” 中年男子又问道:“逃难?从什么地方?” “以前老家在黄河边上,后来遭了水灾,全家都淹死了,我往南逃,后来想回去的时候又听说黄河边有人造反,再后来就在这儿了” 听到造反两个字,这个中年男人沉默了良久,长叹一声缓缓说道:“是啊,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一反,整个天下都乱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