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打架,有点作弊 (第1/2页)
对文启东这种屡劝不改的行为,张管事现在只能视而不见,已不再多费口舌的劝说了 好在,出了两次变故后,道士也知道了分寸,没有再无脑的滥发善心 前面已经快到太原府城了,过了府城,离老家蒲州就近了 两天后,一行人终于赶到太原府城,到达府城时,已经是下午申时了 穿过城外的棚户区后,护院收起武器,张管事穿戴上文士澜衫 一行人顺利的进了城 这是文启东来到明时空,第一次进府城,还是一省之地的首府 首府之地,一眼看不到头的街道,连绵次第商铺,人来车往的景象,透露出繁华的气象 主街道是由砖石铺成的,街边的房屋,绝大部分都是砖瓦结构,两层三层的房屋,也隔不多远就会有一两处 街上商铺门头,好多都是做工精细的匾额,一块接一块大大小小的匾额,让文启东有一种参观书法展的感觉 天色已经晚了,街上的行人依然很多,来来往往的行人中,身着锦缎、长衫的也有不少 一行人再张管事的带领下,转过几条街道后,在一处院落前停了下来 院门处于一条巷子中,离主街很近,巷子深处还有几处门庭 赶车的随从上前敲门,包钉木门上的铁环,被敲得通通作响 很快,门后就传出了开门的动静,一个相貌清瘦的老苍头,拉开了显得沉重的大门 一看见张管事,老苍头连忙出声招呼: “二管事回来了,昨天家里来的三少爷,还在问管事回转了没有,今天管事就到了……” “哦,钟少爷来太原了?” “是啊,还有几个月就是秋闱了,三少爷提前来备考” 说话间,一行人就走进了院子 这是一座三进的院落,是蒲州张家在太原府的别院,平时没有主家在这住,算是一处‘办事处’性质的地点 因为常年安排有仆人打扫维护,所以房间都很干净,至少文启东住的房间很干净 进了安排给自己的房间后,神识四下里一扫,文启东‘泪奔了’,不容易哎,终于住上没有跳蚤和虱子臭虫的房间了 这也给了文启东一丝明悟…… 古代也不是到处都有跳蚤和虱子…… 晚餐也很丰富,居然还上了一盘牛rou,这可是高端菜,古代可是禁制杀牛的 不过听张管事解释后才知道,太原的城的牛rou都是来自草原 只要利润足够,不论是蒙人还是山西的商人,互通有无‘一家亲’ 一路同行几天,张管事是知道道士的底细的,这就是个‘酒rou道士’,荤素不忌的。 一桌八个菜,桌上坐着吃饭的只有四个人 除了张管事和文启东,另外两个,一位是张管事口中的钟少爷,蒲州张家主家二老爷的大儿子,堂伯兄弟中排行老三,所以也称三少爷 陪在末座的,是张家在太原府城里的商号掌柜,家里的实权人物二管家来了,特来相陪 席间,都是张管事和商号掌柜在哪交谈,文启东偶尔回答应酬几句,坐在主位的三少爷,很少言语,而且很快就吃完离席了 虽然三少爷,人显的很冷清,但基本礼貌还是做的很到位的,言语少,却也把几个人都顾及到了 (三少爷离席后,文启东却感觉少了什么,想了半天,才恍然大悟 你这三少爷不按‘套路’来啊 没有‘少爷式’的阴险狡诈,没有‘少爷式’的质疑打赌,也没有给自己兄弟垫黑砖的挑拨 你这平平淡淡说两句就走了,不给‘猪脚’打脸装逼的机会,广大的读者老爷们可不爽了啊……) 三少爷走了,剩下的三个人反而来了气氛,每人都又多喝了几杯,最后散场时,大掌柜是被人扶着走的 文启东也有点过量了,不过还在可控范围内,干业务出身的人,喝酒那是必备的基本功 回房后,稍稍洗漱,就倒在了没有跳蚤的床上,终于能放心的躺在床上睡个觉了 一行人在太原府城呆了几天,没有急着赶回蒲州 没急着走,是因为张管事需要在府城处理一些事情,同时也正好休息一下 不用急着赶路,没事可做,文启东在修炼学习之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