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访大师才女感悲怀 (第3/3页)
只是一种程式化的教养。你未必喜欢交际,我看多半也是身不由己罢。”
“从来没有人和我说过这样的话。”苏雨霖笑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二人对视片刻,苏雨霖羞涩地低下了头,心中一阵莫名的紧张。靖华也回过神来,将视线移向了两旁的梧桐树,他与她又回到了先前的沉默。二人并肩而行时,一个女人从转弯处走出来,差点和苏雨霖相撞,苏雨霖连声抱歉。她抬起头见到那女人的样貌,惊讶地唤道:“秋月姐。” 那女人见到霖,不自然地点了点头。 “我以为你离开南京了。你过得还好吗”霖问。 “蛮好的。”她勉强地笑了笑。 “你……嫁人了吗?”霖低声问,刚问完便后悔了。那女人摇了摇头,借口说自己有事儿,便匆匆离开了。霖回头望着她的背影,喃喃自语道:“没想到她与大哥分开五年,竟然现在还是独身。” “她是?”邵靖华问。 “是我大哥以前的恋人,被我父亲拆散了,大哥被迫娶了现在的太太。” “你大嫂是哪家的小姐?”邵靖华颇有深意地微微一笑。 “你一定觉得我父亲是为了跟哪个世家大族攀亲所以拆散了大哥是吗?”苏雨霖方才的欣喜一时间烟消云散,“我大嫂是个目不识丁的农家女子。” “生气啦?”邵靖华有些不好意思。 “邵主编,你尊重苍生,尊重一草一木,什么时候可以也尝试着尊重一下我啊?”苏雨霖说着,眼中竟泛起泪光。 邵靖华一怔,低头道了句“对不起。” “没事,说出来心里好受一点。我回去了。”苏雨霖赌气地向前走,邵靖华追了上来,“我送你回去。” “不劳华少爷大驾!” “可是,苏小姐,你认识回家的路吗?” 苏雨霖停下了步子,抬起头气愤地看了邵靖华一眼,却又忍不住笑了——她确实不认识回家的路。 “以示歉意,我改天请你去金陵小馆喝酒,怎么样?”邵靖华对苏雨霖说。 “那你要先自罚三杯我才跟你喝。” “罚几杯都行。”邵靖华温柔道。 “你爱喝什么酒?”苏雨霖好奇地问。 “我这样清贫的人,哪里还挑三拣四的,有什么喝什么,没那么多讲究。不过,小馆的酒你不一定喝的惯。” “我不太会喝,什么酒对我来说都差不多。”苏雨霖笑道。 沉默片刻后,邵靖华想起什么,道:“你真的帮了我很多。这次给我朋友提供住处,还有《明诚周刊》大获成功,你也功不可没。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有什么是我能为你做的吗?” “这我可要好好想想。”苏雨霖俏皮地笑了笑。 邵靖华一路送苏雨霖回家,即使言语不多,苏雨霖依然很享受与邵靖华同行的感觉。 “有劳华少爷相送。”苏雨霖在苏公馆门前停下步子。 “苏小姐不必客气。”靖华微微一笑。“华少爷”和“苏小姐”这样的称呼确有些调侃的意味,但也着实适合苏公馆门前的道别。毕竟,在他看来,她终究是个富家小姐;于她,他也终究是个官宦子弟。 临别时,苏雨霖感激道:“谢谢你带我见识了真实的金陵城。你的建议,我会好好想一想。” “谢谢你带我拜会了潘教授。”靖华也客气道。 苏雨霖转过身,缓步走进公馆,渐渐消失于苏公馆繁华的灯影里。邵靖华望着苏公馆的大门,许久才离开,兴许是今天听了太多伤感的故事,他竟不觉想起那两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邵靖华心中暗暗道: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路人吧…… 离开苏公馆后,靖华回到报社旁的出租屋内——局促的屋子里堆满了书和文稿,几乎没有可以站立的地方。阿竿母亲过世后,便与靖华一起租了此地。 阿竿见靖华这么晚回,调侃道:“跟意中人在一起待了一天,什么感觉呀?” “你胡说什么呢!”邵靖华故意翻着书,不予理会。 “我认识你这么久,你什么时候主动提过要跟别人一起去采访?都是独来独往的。” “我……仰慕潘教授而已。” “嘴硬!唉,老实说,我真羡慕你。”周阿竿叹了口气,“你和苏雨霖郎才女貌,不像我,癞蛤蟆想吃天鹅rou。” “怎么?晗如和兆新走得近,你心里不痛快了?”靖华会意道。 “我有什么资格不痛快啊,我哪点能跟兆新比……”周阿竿语气洒脱,难以掩饰落寞的神情,“我都不敢告诉她我喜欢她。” 邵靖华站在窗边,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啊?” “就是每天都想见到她,但见到她又会紧张……哎,我也形容不出来。”阿竿回道。 邵靖华没有言语,好似有些心事。 “算了,不说我了。还是说你吧。”周阿竿笑道,“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喜欢苏雨霖。” “没有。”邵靖华矢口否认。 “不可能!你看吧,其他人的文章你都是点评几句就让人家自己改去,她的文章你哪一篇不是仔细修改、大段大段地批注。我也纳闷了,明明是关心人家,非要给人家劈头盖脸地一顿批评。我呢,一紧张就话多,你呢,一紧张就刻薄。” “我对她……很刻薄吗?”邵靖华问。 “你多刻薄自己心里没数吗?整天说人家这不行那不行,除了文笔尚可,无可取之处……”周阿竿摇了摇头,“要换我啊,早不干了!你还别说,这苏大小姐是真能忍。” “你快睡吧。”邵靖华说罢便回房去了,正要关门时,阿竿又问:“你打算什么时候告诉她你就是萧然啊?她要是知道自己崇拜的作家就是每天朝夕相处的同事,肯定是又惊又喜。” 邵靖华没有回答,“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