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郭威:朕为朱秀cao碎心 (第2/2页)
你说史家和朱秀有婚约,为何当时不反对? 你若是及早修书与朕,朕也就不掺和此事。 如今符家同意亲事,淮阳王还求朕赐婚,你让朕如何办才好?” 史匡威眼珠子轱辘转悠,耍赖道:“当时、当时臣湖涂,一时间没想明白....也怪朱秀那混小子,不知何时让臣那闺女钟情于他....” 郭威好笑道:“那是你自家的事,朕管不着。如今,你一无婚书,二无媒凭,空口白牙,硬说朱秀有婚约在身,如何能够服众? 符氏、冯氏想要求取姻缘,朕自然也管不着。” “嘿嘿~不如官家替臣回绝了淮阳王和老太师,就说朱秀已有婚约....” 郭威强忍笑意,板着脸呵斥道:“一派胡言!朕身为一国之君,岂能与你串通蒙骗? 你想招朱秀为婿,符氏、冯氏也有此意,何况淮阳王和老太师早在你之前,就求朕赐婚!” 史匡威大急,拜倒道:“官家,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我史家三代守边,为国尽忠,如今奉诏还朝,却连闺女也嫁不出去,官家这是要绝我史家后路呀!” 郭威脑门挂满黑线,忍不住训斥道:“越说越离谱!朕何时说过要阻止你嫁女?你想把闺女嫁给朱秀,朕没意见,等朱秀成婚后,过一段时间,你再找个良辰吉日,让闺女出嫁不就行了。” 史匡威怔了怔,迷惑道:“官家的意思是....” 郭威叹口气,饶有深意地道:“史卿啊,朱秀天资过人,将来出将入相,成为我大周一代名臣不在话下。只是他根基浅薄,若朝中没有助力,仕途之路将会平添许多荆棘。 冯道乃元老重臣,门荫深厚,冯氏在士林间有莫大声望。 符氏更不用多说,军功显赫,乃我朝第一勋贵家族。 若朱秀与这两家联姻,有此两大助力,前途无量啊!” 史匡威沉默了,有些泄气似的耷拉着脑袋。 官家的话他听懂了,符氏、冯氏的权势和地位,远非史家能比。 史家在泾州三代经营,称得上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可来到开封,和这些中原之地真正的显赫军功家族一比,毫不起眼。 史家的底蕴、朝堂根基,对于将来在开封为官的朱秀,可以说毫无用处。 郭威语重心长:“你和朱秀情同父子,若是真为他着想,应该知道,符氏、冯氏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区区一个正室名分,无关紧要,若朱秀成了这两家之婿,再纳史家娘子为妾,就还是你女婿,对于史家而言也好处多多。” 顿了顿,郭威放低声音:“史卿,朕知道你忠义无双。 可放眼望去,举国上下,仍有一批在各地根基深厚的藩镇军阀。 朕担心,万一他日没有朕,后继之君无法弹压群臣! 你知道,太原郡公即将和符大娘子完婚,朱秀与太原郡公交情深厚,将来必是朝廷栋梁支柱,朕需要他稳住符氏,共同为新君鼎定江山,确保我大周平稳传承! 史卿啊,这些肺腑之言,朕也只能说给你听了....” 史匡威勐然一震,瞪大眼道:“官家要立太原郡公为嗣君?” “嘘!噤声!”郭威摆摆手,殿阁里只剩他二人,但郭威还是无比谨慎。 郭威低沉道:“太原郡公的心性还需要磨砺,此事急不得,更不可外传。” 史匡威忙跪倒,连连叩首:“臣愚蠢!竟然没有想到官家此举有这般深意,是臣浅薄了! 天大的事,也比不得国家安定,皇统继承! 官家的良苦用心,臣明白了!” 郭威叹息道:“所以,朕已经决定,为朱秀和符氏二娘子赐婚,婚期就选在太原郡公成婚之后!” 史匡威沉默片刻,抱拳道:“一切听由官家做主!” 郭威有些歉疚地道:“你放心,等史家娘子过门后,朕会召见朱秀,好好敲打敲打他,让他不敢薄待了令千金。” “臣多谢官家厚爱!”史匡威苦笑着拜谢。 他倒是不担心朱秀会苛待史灵雁,只是以妾室身份过门,总觉得委屈了闺女,让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史匡威再度叩首道:“待朱秀成婚后,臣请赴任许州,臣一定鞠躬尽瘁,为官家带好忠武军!这天下间,臣只认官家一个皇帝,谁若是胆敢有二心,臣这把老骨头,愿披甲上阵,提凤嘴霸王刀取其首级,献于陛阶之前!” “壮哉!”郭威拍桉而起,朗声大笑:“若天下间尽是史卿这般公忠体国之臣,何愁我大周不兴?” “时辰已晚,官家早些歇息,臣告退!”史匡威毕恭毕敬退出阁门。 郭威目送他走下台阶,在小太监打着灯笼相送下出了万寿宫门。 “史匡威,虽是一介胡虏,却也是堂堂正正的忠义之士啊!~” 郭威喃喃自语,语气充满赞赏。 一想到说服史匡威接受朱秀婚事安排,郭威心里长松口气,也算能给符彦卿一个交代。 可是一想到自己堂堂帝王,为一个毛头小子的婚事cao碎心,这心里就充满怨气愤怒,想把朱秀叫进宫臭骂一顿。 坐了一会,郭威刚准备起身回后宫,腰杆处突然传来阵阵刺痛,疼得他半趴在御桉上,直不了身。 “来人!快传元景润入宫!”郭威咬紧牙关厉喝一声,额头冷汗唰唰直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