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又遇小人 (第1/2页)
大宋第一匠户雏凤清鸣第二十九章又遇小人秋雨连绵,天微微寒。 赵祯让林近去国子学听讲,其实就是去太学,只因此时太学仍属国子监四学之一,太学自今年起才对外招收平民子弟,还未脱离国子学之下。 太学位于汴京内城朱雀门外的御街之东,西通新门瓦子,附近商业很是繁荣,距离林近的作坊并不远也就一两里地的距离。 宋朝太学会讲授经义、策论、诗赋,学生可兼修律学,并“早晚习射”,这显然就是为了培养科举人才而立。 太学是允许旁听的,每日到太学听课的人数远超生源很多,宋朝对于读书人是格外宽容的。 赵祯的口谕唯一的好处是让林近能有一个不错的座位。 林近一大早就约王安石、王珪、苏颂、韩公廉、沈括五人同去太学听讲。 大宋的读书人无疑都是自负的,比如王安石就看不上太学讲课的内容,只去过一次就再也不去了。 王安石对此不感兴趣,沈括对此也很抵触,他要给女学生讲课,还要帮刘永年制作石墨笔,他又逃课了。 林近也是去做做样子应付一下差事,他觉得去听讲不如自己啃书来的快。 林近与王珪等人刚到太学门口就碰到了两个仇人,不是别人正是庞恭孙与贾章。 这两人本就是受父辈萌蒽的太学学生,在太学遇见林近自然少不了一阵冷嘲热讽。 庞恭孙揶揄道:“你这商贾匠户也要来太学读书了吗?” 林近轻蔑的丢给他一句,“手下败将,谁给你的勇气” 如今这样的纨绔子弟林近根本无需放在眼里。 林近的轻蔑之语虽是回怼庞恭孙的,但是贾章听了同样气的牙痒痒,然而他也是拿林近没有一点办法。 这两个人都是林近的手下败将,而且贾章更惨一些,贾家被林近算计了大半家财,将近十五万贯。 贾章和庞恭孙被林近怼的无语,他们身后又站出一人道:“这里是太学,由不得你狂妄。” 林近并不认识这个人,撇了那人一眼,随口道:“贾章,你是个聪明人,我这人向来有仇必报,想要找我的麻烦也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才行。” 王珪和苏颂、韩公廉见此急忙拉着林近进了太学的大门。 旁人听不懂林近话里的意思,贾章却是心里很明白,他铁青着脸进了太学。 王珪笑道:“致远刚刚可是将那群二世祖怼的无言以对了。” “禹玉兄莫非忘了你自己也是官二代” 王珪闻言一怔,遂然明白,“家道中落不值一提!” 林近撇了撇嘴,王珪的身世他清楚的很,这还是前世林近喜欢岳飞传的缘由。 王珪的孙女婿就是秦桧,而且大名鼎鼎的李清照则是王珪的外孙女,王珪的家族就是典型的仕族。 苏颂在一旁笑而不语。 林近也撇了他一眼道:“你也是!” 苏颂回道:“介甫和沈括也是,致远回去也怼他们一怼。” 韩公廉笑道:“还好我家是匠户。” 林近将胳膊搭在韩公廉的肩膀上,“看你这瘦瘦弱弱的样子也不像官二代,以后跟着我混,做大宋最厉害的匠户。” 韩公廉笑道:“恩公用得到,我自然义不容辞。” “韩兄对省试可有把握?” 韩公廉摇摇头,“尽力一试吧!” 林近却知道韩公廉大概是没过省试的。 “省试考不过就留在我那书院教书,我给你最高的薪资。” 几人进太学听讲至中午,午间林近则拉着他们去茶楼要了些茶水、点心。 祁青夢专门来找林近汇报了一下股份售卖的情况。 “东家,一上午卖出了八千股,收回了两千股,买的很多,卖的人也不少,钱行里挤满了人。” 林近猜测一上午卖出这么多应该是王蕴秀买走了大头,等晚上回去看一看账簿就明白了。 林近道:“下午尽量维持住九贯五的价格,明日八贯五卖出五千股,有情况及时通知我。” 祁青夢又道:“东家钱行今日收存了不少于五万贯的存钱。” 林近嘴角勾起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以后会越来越多。” 祁青夢不解的道:“这是为何?” “因为酒坊的股份以后会一直频繁的交易,这样就会有一大批人以此为生,他们将钱存到咱们的钱行,省的拉来拉去了。” 祁青夢点点头似是明白了。 林近显然没有收手的意思,价格比成本低了五百文,许多手中有酒坊股票的,已经后悔十二贯没卖了,两天时间一股足足亏损了两贯五。 大户还好随时可以卖出去,普通老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