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1章,友好交流 (第2/2页)
训练,能快速的掌握高科技设备的使用,提高整体的作战实力。 只要能够达到他的目的,不管是自动步枪还是火箭炮,粮食药品还是美元黄金,什么都可以拿来交易。 这些事情,陈浩飞过去找到第二百师的时候,就曾经许诺下了。 可是当戴按澜一开口,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我看得出来,你们拥有十分先进的武器装备,只是缺少人手来使用。只要你承诺是为了打击日寇,你要多少人,我给你多少人。” 听闻此言,坐在他两侧身后的三名军官都大为失色。 这是多么好的要价机会,送上门的肥羊,随便要点什么先进的武器装备,都能赚大发。 如果给他们,肯定是不可能放过的。 只是一细想,如此才是一心为国抗击日寇的戴将军。 戴按澜眼神十分坚定,同古会战外界宣传虽败犹荣,可在他看来胜就是胜了败就是败了。 重要的同古城失守,全军后撤上百公里。 离把日军赶下海的目标,增加了上百公里。 此后曼德勒会战,由于中英、中美间的矛盾,指挥上的混乱,局势更为险恶。 异国作战,远征军粮食、弹药有限,没有向导,没有缅甸地图和盟军配合,久战不利,又只能向后撤。 这一撤退,就要撤回国了。 在撤退的路上病死饿死,跟不上队伍失踪的士兵,比在战场上牺牲的还多一倍。 戴按澜每天得到部下统计的数字都心如绞痛。 远征军第一次出国作战,便败得一塌湖涂,他心有不甘。 如果有人能打回去,打出远征军的威风来,把日军从缅甸赶走,戴按澜觉得他无论付出什么都行。 搞清楚了戴按澜的态度想法,陈浩内心惭愧不已。 他干雇佣兵,军火贩子和后来的正当商人,把做任何事都看成了一场交易。 做任何决定都要放在心里掂量掂量,需要付出什么东西,又能得到什么东西,还能赚多少。 像那种不假思索,一心为国家和民族,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换做陈浩无论如何是做不来的,他已经被铜臭味腌透了。 唯有一点,陈浩是很讲义气的,戴按澜对他够意思,他不能不讲道义。 川军团自然是以抗击日寇为己任,决心跟日寇斗到底的。 第二百师的将士,有愿意加入川军团的,跟川军团的将士一视同仁,享受一样的待遇,无论是饮食武器还是军饷。 第二百师是一支英雄部队,目前不仅人员损失惨重,众多坦克装甲车和火炮等,都有大量的缺口。 陈浩愿意赠送五辆步战车,十辆军卡,六三式火箭炮五门,火箭弹五百发,还有火箭筒轻重机枪等一系列武器装备。 总价值两千余万,为重建第二百师出一份力。 算上前面答应的千余支自动步枪,一个机械化步兵团的大体框架有了。 纯粹是看在第二百师英雄作战,还有戴按澜将军一心抗击日寇的份上。 要是换了旁人,陈浩是信不过的,自然不可能如此大方。 换个贪心的将领来,不可能放过开价宰一刀的机会。 淘换些先进的武器,无论是回去邀功还是私下倒卖,肯定是能为自身争取到极大的利益。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本来可能剑拔弩张,争吵的脸红脖子粗的谈判景象,画风变得和谐其乐融融。 陈浩叫来林译吩咐了一声,照着承诺的物资清单,到时准备装车给人送去。 约定一百多辆卡车的车队明天出发,一路向北送到第二百师,再把人拉回来。 打发走了林译,陈浩注意到站在门口的士兵身体在发抖:“那位兄弟,你看起来很难受的样子,是不是生病了?” “长官,我没事。” 士兵的嘴唇都白了,说话的声音都颤抖,明显是生病了,只是在强撑着罢了。 戴按澜这才注意到警卫的状况,招呼旁边的士兵扶着他坐下:“小孙,身体难受怎么不说呢。” “陈浩兄弟,这里有军医吗?能不能找人给他看看,开点药。” 跟随戴按澜来的六名士兵,都是他警卫排的成员,朝夕暮处当亲人一样看待,他显得很着急。 陈浩估计那个兵得的是疟疾,不过他还是叫了英国老军医来瞧。 英国老军医早没有当初那骄傲劲儿,非军官不给看已经成了过去时。 军医仔细的做了一番检查后,对戴按澜说道:“他患了疟疾,是通过带疟疾寄生虫的蚊子叮咬被传播的,陈先生带来了大量的药物,只需要服药就能控制他的病情。” 果然是疟疾,疟疾潜伏期为12~30天,发病时伴有发热、颤抖,同时体温上升,这一症状将持续1~2小时。 有的人在发汗后退烧,也有的人症状会延长。 如果反复发作的话,会消耗大量的体力,甚至导致死亡。 川军团的人就有不少人得过,后来都通过陈浩带来的西药治好了。 目前主流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第二百师原来有一些,但对于数量巨大的发病人数仍然是杯水车薪,早就用光了。 因为患疟疾得不到治疗,发病掉队的,基本算是判死刑了。 戴按澜听到前半句心中一沉,听英国老讲完后半句,立刻把目光投到了陈浩身上。 不劳他开口求人,陈浩主动说道:“军医没富裕的,各种药物我多的是,uu看书治疗各种传染疾病的都有。 出发的时候我让人搭配的给你拉一批,绝对够用。” 按道理说,人家白送了一批药品,要求再多就显得得寸进尺了。 关键卡车运输好几百公里路,滇缅公路又难走,少则三两天,多则七八天也是有可能。 患病的人是撑不了那么久的。 戴按澜讲明了情况,恳求陈浩走一趟,先用直升机拉一批药品回去救急用。 直升机是快,来回一千多公里三个多小时搞定。 陈浩沉吟一下答应了下来:“能指挥动我的,也就只有将军你了。” 戴按澜十分重视此事,只要有可能,他当然不想眼睁睁看着自己将士被疾病折磨而死。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代表全师的将士感谢你的恩德。” 一句感谢的话,把陈浩架起来了。 陈浩马上让人去准备。 戴按澜准备派一同前来的上校,跟陈浩一块回去,传达他的指示。 有愿意加入川军团抗击日寇的,提早报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