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愧是儒圣之子 (第3/4页)
极的路,完全是儒圣独自开辟出来的!” “您觉得,身为儒圣的儿子,苏牧他会甘心笼罩在儒圣的光环之下吗?” 院长听完后整个人怔住了,片刻后方才犹豫道:“你是说,苏师弟他是想如儒圣那般,独自开辟出一条道路?” 此时,院长即便再迟钝也大概懂唐文远他们的意思了。 李博彦重重点头,眼中充满了赞叹:“儒道已经被儒圣走到了极致,所以苏牧才不想走这条老路。” “因为他觉得没法超越儒圣。” “不只是儒道,还有佛道、法道、医道、兵道皆是这般,都已经有人登顶巅峰。” “您没有听他说吗?他说他的志向不在于此,所以我才说,他真正的志向,是效仿儒圣,自己走出一条道路!” “走出一条能够超越诸圣,并且能够彻底解决妖族之患的路!” 李博彦的语气铿锵有力。 此时此刻他对苏牧已经佩服到了极点! 多年之前,儒道其实相当衰微。 传统儒修就是靠读书修身养性,靠儒学经典对敌,和法家的手段颇像,到了中三品已经是走到尽头。 没有什么浩然正气,更没有听说过读书能够读成上三品的超级强者的。 儒圣是这条道路第一个先行者。 也是第一个成功者! 他在儒道这条路上走到了尽头,为天下读书人开山,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自从儒圣之后,儒修强者才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儒家也成为第一大修炼群体。 这也是为何儒圣在全天下读书人心中地位那么高的原因,其他圣人都没法比拟。 可即便儒圣为当世第一圣,依旧拿妖族没有办法,只能被动防守,无法做到主动出击。 “虎父无犬子,儒圣那般惊才绝艳,苏牧身为他的儿子怎么会差?” “我们全都错怪苏牧了,他的志向比我们想象的都要远大,不是我们能理解的。” 李博彦摸着胡子,心中感慨万分。 倘若此时此刻苏牧在这里。 绝对会是一脸茫然。 他只是随口吹吹牛逼的,你们怎么这么能脑补? 院长皱眉思索,又道:“可为何师弟在府内十六年后,现在却突然要进入崖山书院修学?他难道是要放弃自己的志向么?” 他觉得苏牧要是真的想自己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修炼之路,应该继续下去才对。 现在这样子好像是在半途而废。 “院长糊涂啊!” 唐文远痛心疾首地说道,“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何其之艰,岂是一蹴而就?” “若我猜的不错,他如今出府,应当是要从儒道入手,然后融会贯通其他派系。” “将诸子百家所有学问都熔于一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古往今来不缺乏有这样想法并进行实践的天才人物,只不过他们都失败了。 可苏牧却不一样,他是儒圣的儿子,有儒圣的珠玉在前,他又岂会差了? 讨论到现在,苏牧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他们的眼中都具有极大的深意。 不愧是儒圣之子啊! “原来是这样,老夫明白了。” 崔松等人分析得有理有据,院长听完了也不得不信服,想到自己之前对苏牧说的话,心中顿时感到有些惭愧。 “没想到师弟有如此大志,是老夫目光太短浅了,竟觉得他在虚度光阴。惭愧,实在是惭愧。” 将苏牧的“真实想法”分析出来以后,众人等人对苏牧的感官已经大为改变。
崔松更是直接对院长说道:“院长,苏牧现在进了我们书院,也得一个老师才行,我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此言一出,唐文远顿时不服气了,吹胡子瞪眼道:“崔老头你什么意思,你几斤几两你自己没点数?什么叫你最合适,我还说我最合适呢!” 在这几位大儒看来,苏牧日后的成就必然不凡,就算不能成为堪比儒圣那般的人物,也一定不会逊色多少。 但肯定要比在座的他们都更加优秀。 所谓师父出名靠弟子,如今苏牧刚进崖山书院,若是现在能教导他的话,等到苏牧以后获得了大成就,身为老师必然也会名垂青史! 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他们面前,自然谁都不想错过,都想成为苏牧老师。 崔松冷笑一声,说道:“我几斤几两我自然有数,总比某个困在五品十多年不得寸进的酒蒙子要好。” 被戳中痛处,唐文远大怒不已,拍案而起道:“好你个老匹夫!搞人身攻击?尔要尝尝老夫的宝剑是否锋利吗!” 崔松斜睥唐文远,针锋相对道:“哼!我的舌剑也未尝不利!” 另一位大儒李博彦对于眼前的场景早就习以为常。 只是他性格比较随和,虽然欣赏苏牧,但是却没有争徒的心思。 看书下棋,才是他最大的乐趣,所以他并未参与到当苏牧老师的争执中。 “都安静些!” 院长看不下去了,猛地一拍桌子。 小木桌在他的巴掌下哀鸣一声直接散架,整个竹楼都抖了抖,劲风呼啸。 崔松和唐文远看了一眼成了碎片的小木桌,默默各自坐回了原位。 院长对两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你看看你们,哪里还有半点大儒的样子?吵吵闹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