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二七、出差【三】 (第1/2页)
第二天一早,两人正装出行。 杭城的分部是市郊的一个大停车场,业务除了杭城本市,还打算接附近半个省区。 他们踏进营业区的时候,这些员工正在开早会,商讨今天的培训内容。制服也刚刚送到,一个大箱子,还没有打开。 “你们好,请问你们找谁?我们还没开业,如果是洽谈业务,请过来这边预约,等我们开业了可以进行商谈。”一个女员工礼貌地打招呼。 负责培训的王经理认出了穆林,正想要打招呼,被穆林的一个手势制止了。他想看看他们不知道他是谁的时候,是怎么处理意料外的情况的。 “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里的业务吗?”林叶读懂了穆林的意思。 “可以的,可惜宣传册还没有出来,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口头讲解。” “好的,请!” “我们公司的业务,主打是商务租车,车型从……”那名女员工熟练地讲解着。 “那租用期间是否保修呢?如果出车祸怎么处理?” “公司的车我们统一上全保,每年定期车检和保养,如果需要维修,可以到车行另提一辆车,在维修期间作为代步。” “这里都是新车吗?” “这个可以根据您的价位要求来。新车和旧车是有差价的,短途可以使用二手车,价格比较优惠。如果是需要经常跑长途,我还是建议使用新车,比较有保障。 “签约时候每辆车需要预估年公里数,跑长途的每三年换新车,跑短途的每五年换车。这样保证了稳定性,比自己买车划算多了,可以常用常新哦!” “可是买车的话,车就是我的了,租用的话,不是花了钱,啥也没买到吗?” “呵呵,这个概念上是这样,但是实际上,公司买车为的就是‘使用便利’这四个字。到头来算的是年支出。 “虽然买车看上去像是得到了一笔固定资产,但是也是有弊端的。” “什么弊端?” “初始投入大,虽然用五年时间平摊下来其实也差不多,但是一个公司流动资金在那一年就会急剧减少,可能会影响公司其他方面的发展。 “另外每年的保养费,维修费,保险费,也是一大笔支出。到了五年后,这些旧车就成了鸡肋,问题百出,舍弃又损失一大笔,买新车又是一大笔支出哦!” “有点道理呢!” “您看,到我们车行租车,以月结的方式,每年支出稳定,车旧了就可以换新车。我们车行是连锁大公司,信誉有保障,是不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的确是好买卖!”穆林笑了,转头问林叶,“觉得怎么样?” “口才很好!培训得不错啊!” “王经理!”穆林开口叫他过来。 “唉?您认识我们王经理?”那个女员工有些莫名其妙了。 “小花,我给你介绍,这位是我们的穆总,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我们的顶头上司。”王经理有对穆林说,“这个是花嘉源,我们都叫她小花,是杭城售车部调过来的实习生。” “花小姐好!” “穆总?”花嘉源囧了,“穆总好!刚才失礼了!” “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我很满意你刚才的表现!不错!” “谢谢穆总!” “为什么会选择调职?原来的车行不好吗?” “这倒不是,只是……” “没关系,直说!” “好吧,您别怪我嘴快哦!” “没事!” “就是原来的车行,大家都有老客户,我一个实习生,觉得发展空间不大。特别是我大学学的销售,对车型什么的知识并不算特别在行。我觉得新的租赁业务更能让我找到落脚点,拓展和发挥我的特长。” “说得不错,你还挺了解自己的优劣,做出合理的选择的嘛!刚才就蛮好!” “嘿嘿!班门弄斧了!” “王经理!给她直接转正吧!” “啊?哦!好!” “啊!谢谢穆总!我这是遇到贵人了吗?” “不,这是你为自己争取到的。”穆林解释道,“我们进来的一瞬间,所有人都是疑惑的表情,而你在那个瞬间之后,能够马上调整过来,进行接待。 “虽然这次是我,而且我们还没有开业,但是如果是一个其他人,你就已经为我们提前争取到了一个未来客户和好口碑! “你是个人才,人才不分经验多少,而是真诚度,所以你这样的人才,公司希望能留住。” “谢谢穆总!我一定会努力提高的!” “好了,我看制服到了,大家打开看看,是不是合口味?”穆林把语气放轻松。 “大明,你去搬箱子,行吗?”王经理问一个人高马大的员工。 “没问题!我有的是力气,不是只会蹭你们的饭!”他笑笑说。 “蹭饭?公司没管饱?”穆林疑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