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九章 奥运三冠王(终章) (第2/4页)
是唾手可得的......” 吴子义还真想过世界纪录,他现在手握男子100米、200米的世界纪录 奥运会纪录,如果能够超越牙买加队的36秒84,他的历史地位便能更高。 历史地位的基础是成绩 荣誉,就像百米五虎当中PB垫底的贾斯汀·加特林都有9秒74,但他们除了博尔特之外,另外的历史地位无论如何也无法超越卡尔·刘易斯。 卡尔·刘易斯光是百米奥运会2金、世锦赛3银,就让他的历史地位无比稳固,更别说跳远项目奥运会4金、世锦赛1金2银,200米项目奥运会1金1银、世锦赛1铜。这些单项荣誉叠加起来,也就是博尔特的单项成绩太过逆天,否则田径历史第一人的荣誉依旧会归属卡尔·刘易斯。 吴子义成绩已经有了,现在缺的就是荣誉。 100米奥运会1金、世锦赛2金1银,200米奥运会2金、世锦赛2金1银,所以这块奥运会接力金牌,吴子义是势在必行。 站在第四棒的起跑区域,吴子义按部就班的量好步点,他的启动步点比其他的第四棒选手都要接近起跑线,这是因为比起德格拉斯、托图这些人,他的加速能力更强。如果步点较远,启动较早,当吴子义把速度加起来后,汤兴强很可能会追不上他,这样他就不得不降速接棒,会浪费不少时间。 第7道离观众席很近,以往的几届大赛,等量完步点、试跑完毕后吴子义都会和博尔特一起跟观众互动,但现在他就是想互动也无人回应了。 吴子义会时不时地看一下大屏幕,如果看到镜头会切换到自己身上,他也会随意的做个小动作来回应。 没有观众的欢呼与掌声,但各家媒体的长枪短炮可没少往他身上招呼。 作为冬京奥运会最受期待的运动员,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在世人的注视下完成的,随意的一个动作、一段采访,都有可能成为媒体赚取流量的工具。 作为伦敦世锦赛与多哈世锦赛的三冠王,并且在本届奥运会成功的拿到了两枚单项金牌,100米破奥运会纪录、200米破世界纪录,现在全世界的田径爱好者都期待着,期待吴子义在能够在这今天晚上再度创造奇迹。 赛前分析非常多,各国的专业人士都拿出了各种数据来论述这支中国队打破世界纪录的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就是——有很大机会突破37秒,但无法打破世界纪录。 但很多并不太懂田径知识的观众又会反问,奇迹这东西从来就是从有到无的,在9秒69之前,不是有专家预言人类无法在100米项目中突破9秒70吗? 在迈克尔·约翰逊跑出19秒32之前,不是有专家预言人类在200米项目上无法跑进19秒50吗? 那万一呢? 奇迹之所以为奇迹,不就是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 内斯塔·卡特、迈克尔·弗拉特、尤罕·布雷克、尤塞恩·博尔特,他们是人,他们是西非裔; 苏炳天、谢震叶、汤兴强、吴子义,他们是人,他们是东亚人。 同样是人类,都是晚期智人种,万一呢? 量完步点、试跑完毕后,吴子义默默地走回了自己的接力区内,站在了预跑线后方耐心地等待着比赛的开始,他的目光在苏谢汤三人的身上来回扫视。 在奥运会和世锦赛这两个世界大赛上,田赛是纯靠个人实力的项目,径赛有些中长跑项目会出现“集团作战”,但决定比赛结局的一定是运动员自身的实力。 但4100米和4400米这两个团体项目,考验的从来不止是单一运动员的实力,默契对于这两个项目来说至关重要。 四个队员的个人实力决定这个项目的上限,但想要发挥出这个上限,必须要求队员们之间有极高的默契程度。 36秒84,这是人类4100米项目的极限,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并不是真正的极限,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那支牙买加队,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或许在未来,吴子义的个人实力会出现下滑,但他对自己依旧有足够的自信,只要自己不出现重大伤病,不管是雅各布斯还是明年解禁后的科尔曼,亦或者是科尔利还是年轻的奈顿,他都有信心击败他们。 就像曾经的尤塞恩·博尔特一样,或许你们平时的表现真的很好,但只要我的身体还是“健康”的,那么到了世界大赛的舞台,我依旧会是那个站在巅峰上的强悍。 而对于4100米这个项目,现在的他是信心满满的,他希望自己的未来也能够充满信心。 现在是苏炳天、谢震叶和汤兴强,未来或许会有变化,但他相信中国田径队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短跑人才,让他的未来也能时刻自信。 吴子义相信,和他一同站在场上的苏炳天、谢震叶和汤兴强,他们也一定对自己充满信心。 他们, 我们。 从天高气爽的深秋集结,慢慢品尝北归的冷风,熬过了数九寒冬,迎来了春雨淅淅、万物蓬勃,在炎热的夏季对抗炽烈的太阳,挥洒无数的汗水,来到了这个舞台。 我们在一起训练、一起生活,在每日的辛酸之后一同泡在温泉中,在难得的假日里一起逗玩小天天、坐在一起看电影、一起观日出、一起看日落...... 这就是团队,不是霉国那种凑在一起都放不出三个屁的玻璃兄弟,不像牙买加一样沉醉于过去辉煌,不同于霓虹队的剑走偏锋。 他们是真正的兄弟,请浓于血的兄弟! 吴子义相信,他的三个兄弟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最完美的交接,将那支象征着团队精神的接力棒交到自己的手中。 “Set——!” 发令员的预备指令在空挡的体育场内响起,后三棒的24名运动员都无一例外的朝第一棒的起跑区域看去,而第一棒的8位选手也都抬起了自己的身体,时刻准备好听枪起跑。 苏炳天的身体在预备指令响起的下一刻,就化身成一支满月的弓弦,弯曲的手臂积蓄着强大的爆发力,只待那一声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