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35:寻找蜀山  (第1/1页)
    ,从一人开始开发诸天万界    在华夏国开国之际,郭逸的宇宙基地已经来到了巴蜀区域的上空,正漫无目的地游弋着。    而在宇宙基地中,数十个方方面面的专家团队正从方方面面勘察着整个巴蜀的情况……    空气,重力,地形图测绘等等,全方位无死角地勘察着。    可是,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洛阳城的重建工作都已经开始了,郭逸还是没收到异常汇报。    没异常汇报,也就意味着依然没找到蜀山……    这尼玛的,这就很离谱了!    至于说从巴蜀原著民口中询问……    峨眉山,青城山,这两座山四周,已经找不到原著民了!    五胡乱华的起点标记,是在304年农历十月,氐族领袖李雄占领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开始。    而现在是323年,巴蜀地区已经落入胡人之手十九年之久了,怎么可能还有原住民?    至于五台山……    郭逸也派人去过,一样一无所获!    郭逸知道那垃圾系统很不靠谱……    之前,要么出现在任务地点处,任务目标前。    要么,和任务地点隔个宇宙。    这一回更离谱了,连任务地点都找不到,更别说任务目标了。    坑人呢!    “二壮,那些专家团还没消息吗?”    郭逸一副生无可恋地趴在桌子上,闷闷地和二壮问道:“古一和老天师呢?”    现在大军来了,古一和老天师能彻底安心下来找任务地点了。    所以,他们两人现在一边把巴蜀搅得天翻地覆,一边找任务地点。    至于郭逸为什么也在这呆着……    系统在他身上,或许他能找到呢?    “都没消息。”    “啊啊啊啊啊~”    郭逸抓狂地揉了揉头发,一脸无语地看着卫星画面。    无论哪一个版本的蜀山传,峨眉山都是主角……    对于峨眉山名来历,众说纷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峨眉山就闻名于世。    而峨眉山名,早见于西周,据晋代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廓。”    晋左思的《蜀都赋》写道:“引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    唐朝《十道志》:“剑南道名山曰峨眉,陆深云,山周回千里,高八十里。”    但为什么称之为“峨眉”?    其说不一。    一说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说是因“两山相峙。”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古称“涐水”,山爱水而得名,故称“涐眉山”。    峨湄山只是因为是山,才离开了水,由“涐湄”变成了“峨眉”。    这种说法是近代文人赵熙之论,“是山当涐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得名。”    无论如何,峨眉山自春秋战国以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同时,峨眉山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属于普贤菩萨的道场。    但是,蜀山传里的峨眉山用的明显是佛教之外的招数,里面的修行者更无一光头。    现在,这里不但没蜀山那堆修行者,连佛寺也就只有一间破破烂烂的,这就让郭逸很蛋疼了。    “╰╯郭逸,有老卫通讯!”    就在郭逸沉默的时候,二壮突然说道:“说找到线索了,让你回去!”    “真的!?”    郭逸一听,瞬间精神了起来,连忙打开传送门,冲过穿越门,再瞬移去到老卫面前:“老卫,找到蜀山了?”    “……”    老卫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郭逸,被吓得哆嗦了一下,差点下意识一金掌拍了过去。    等他反应过来后,一脸抽搐地看着郭逸,幽幽地说道:“下次你再瞬移到我眼前,你信不信我当即躺下来给你看啊?”    “额~”    郭逸看着脸黑成碳的老卫,搓着手谄笑道:“你看,我这不是心急嘛。”    “行了,坐下来吧。”    老卫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示意郭逸坐下,指着他面前的文件和郭逸说道:“这是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我觉得应该对你有所帮助,你先看看。”    “资料!?”    郭逸愣了一下,然后翻开资料看了起来。    资料很简单,第一条是峨眉山的历史:据《峨眉山志》记载,峨眉山最早的佛寺,实际是魏晋年间,僧肇所建黑水寺。    晋隆安三年慧持和尚从庐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贤寺,供奉普贤菩萨。    相传,峨眉山由此成为普贤菩萨道场。    第二条则是和佛教有关的信息:佛教出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尼泊尔,四百年后传入西汉后期。    但是,当时佛教面对道家,儒家为主的治国天下,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或者说,根本没影响力!    东汉、曹魏、蜀汉、东吴和西晋政权,都明令禁止汉人出家为僧!    《高僧传·佛图澄传》有载“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佛教让男人为僧不娶妻生子也不事生产,让女人为尼不能结婚生子,这就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兵源等等,傻逼当权者才会去推广佛教。    所以,当时出家的僧人只有西域胡人,而佛教,自然也就被认为是胡人的宗教,不被自家人认可,甚至还被排挤!    第三条信息,也是和佛教有关:到了五胡乱华时期,一个佛教的大师面对石虎的拜访,和他说汉人是后赵的最大祸害。    于是石虎开始对汉人进行了无数次大屠杀,无数乞活军和汉人城镇被屠杀……    在百姓疾苦、礼道废驰,晚上睡去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可能吃到明天早餐的情况下,主张业报轮回的佛教“又”正好派上了用场……    因果循还的教理恰符合当时人们今生为苦,冀望来世的生活体验。    而普渡众生、慈悲为怀为受苦的百姓提供了心里寄托的港湾。    佛教想扩大,当权者想百姓不反抗,两者结合下……    后赵建武元年,后赵开始正式允许汉人出家!    从此,佛教开始在北方迅速普及,并逐渐影响到南朝,为此后唐宋时期的佛教兴盛打下了基础,也使得佛教从一个小教派逐渐发展成为了大教之一。    简单来说,佛教能在中原传播,正是因为五胡乱华!    而五胡乱华之前,佛教TMD就根本没汉人去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