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九章 舍与不舍 (第1/2页)
司马懿谏言袁尚放弃汉中,这个事情袁尚并不是没有想过,而且历史上,曹cao对持刘备的时候,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凭心而论,放弃汉中,对刘备和袁尚的影响都非常的大,首先在地理位置上而言,放弃汉中并不仅仅意味着自己与刘备的攻守对调,更重要的是,汉中东近上庸诸郡,而上庸由于荆州相毗,一旦刘备打下了汉中,再攻克上庸,就意味着他与关羽的势利可以连片一致向北。 当然,那种形势一旦真的形成,东吴就不会坐视不理,他们一定会将矛头转向荆州,毕竟对于孙权的立场来说,除了徐州一战,自己与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过节,立场上也没有什么分歧与矛盾,东吴真正需要的势利的平衡,刘备若是崛起过甚,对于孙权来说绝无好处。 因此,接下来的事情对于袁尚来说就是一个抉择! 留汉中,则南方的势利巩固,不易破除。 失汉中,则孙权必然图谋荆州,但也会给自己北方的战线防御带来一定的困难。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此究竟应该如何呢? 司马懿显然也是看出了袁尚的顾虑,随即劝慰道:“汉中的得失,各种利弊皆有,主公旦夕不能思虑周全,咱们权且快马加鞭,赶过去援助赵云,至于汉中之事,主公可根据战场形势,以做决断!” 袁尚长叹口气,点了点头。同意了。 有些事情,对于今后牵扯实在太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出决定的,确实得给自己一些时间,好好从长计议。 快马加鞭,袁尚一众进入了汉中地界,他们首先前往广石,会和此刻负责镇守在那里的马岱。 见袁尚亲自来了汉中,马岱大喜过望,急忙率领诸将迎接。袁尚也不跟他客套,直接询问汉中的情况。 马岱虽然也是跟随赵云初来汉中,但却做事精细,这段时间以来将敌我事态弄得是明明白白。 定军山失利之后,赵云联合张卫拒守在汉水,与刘备本部兵马对持,庞德镇守马鸣阁。以防不变,马岱自己则是坐镇广石。 按道理来说,夏侯渊在定军山失利,赵云拒守汉水,马岱本应该出兵相助,但他思虑再三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万一刘备分兵攻克广石,则汉中地利皆无,到时候连撤退的后路都没有,到时候防守更难以为继,所以马岱虽然想去帮助赵云。但终究没敢。 袁尚听了马岱的顾虑之后,点头道:“你思考的没错。广石位置重要,丢失不得,救援赵云的事情,就包在我的身上……” “报~~!” 袁尚的话还没等说完,便见斥候飞马入帐,奏道:“启禀主公,刘备麾下大将张飞,率领文聘、吴兰、雷铜、任夔等将领,改屯于固山,似有夺我广石,断我军后路之意。” 袁尚闻言一愣,接着冲着马岱一笑,道:“看来马岱你镇守广石未动,不去救援赵云是对的,这不,张飞来了。” 马岱闻言拱手道:“主公和司马先生可自去汉水协助赵都督,张飞这厮,自有末将挡之!” 袁尚摇了摇头,道:“本来么,我是打算去汉水帮助赵云的,但张飞既然来了这里,我就不能放之任之,我就先在这里,收拾了张飞,然后再去汉水协助赵云,依赵云的本事,在汉水拖住刘备一时三刻,想必还是没有问题的。” 马岱闻言,有些犹豫,道:“主公,张飞勇武过人,听说刘备入川之时,他屡建奇功,主公若要破他,万一不利,迁延日久,只怕赵都督那边挡不住刘备。” 袁尚摇了摇头,道:“我一行众人,暗中潜伏至此,谅刘备一时半会也探听不到,张飞此来,必定以为镇守广石的主将是你,难免松懈,正好打他个措手不及。” 说罢,便见袁尚站起了身,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不必多言,我先去校场点兵,马岱你跟司马懿说一些广石的军务,然后制定行军路线,不用等张飞过来,咱们先去固山打他!”说罢,头也不回的出了营寨。 袁尚走出营寨,马岱便瞅向了司马懿,咧了咧嘴道:“主公执意在此跟张飞作战,司马先生你怎么不劝劝他?” 司马懿闻言一笑,道:“劝不住的。” 马岱闻言奇道:“为何?” 司马懿叹道:“夏侯渊被刘备打成重伤,主公的性格,是有仇必报,更何况夏侯渊乃是涓夫人的亲叔叔,待之如父,就冲这份关系,主公就是铁了心的要替他出这口气,只是如今刘备实力甚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