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道藏/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批注 (第4/4页)
爱敬师友,闻道笃信,此为有天人资质,天尊则化身下降,授以上道,济度成真,故曰普济度天人。若夫根器浊恶,不持戒行,性耽谣杀,闻道大笑者,此为同於失者也,非道负人,人自负道。 委炁聚功德, 列子曰:凡炁聚则生,炁散则死。知炁聚则生,人不能禁也,知炁散则死,人不能止也,元炁既无禁止,则是命属造物而不属於我也。至人得其枢要,能掌握呼吸之息,息之出入,由吾掌握,则是我命在我,不属於天。俗喭所谓将息者,实仙真流传,点化凡愚之圣语也,孰能悟之。悟之者自能将其息而使不散,则自然委和之炁锺聚於一息,久而积功累德,自然成真,故曰委炁聚功德。 同声救罪人。 老子曰:同於道者,道亦得之。若乃勤求师门,耽味至理,研穷典诰,一心念道,用志不分者,是之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始可与言至道,而救度之,故曰同声救罪人。 罪人实可哀,我今说妙经。 夫人受生胞胎之中,绵绵十月,母呼亦呼,母吸亦吸,炁足神备,解胎而生,惊天骇地,而得为人,谓之婴儿,婴兄之心,但贵食母之乳,余无所知,此乃含真抱朴之时也。既生百日,为物所诱,情见於外,俄而能笑,则变婴以为孩,自此乃为丧道失朴之始也。然后十五为童,二十弱冠,目眩五色,耳惑五音,七情夺其性,六欲汨其真,纯朴荡而尽矣。一日一夜,万死万生,驱役魂神,不闭一息,此乃处世之人,生身受罪於无间地狱,湮沦汨没,无有出期,苟非得道,孰能免离,若此罪人,实可哀也,是以天尊大开救苦之门,广阐微妙之典,三清圣域,坦然可归。 念诵无休息,归身不暂停。 一念在道而不休诵,究仙经而不息念,诵既无休息,则渊明奥赜,契合自然。《内观经》曰:炁来入身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是以圣人盗采天炁,归乎一身,圣功冲用,三返昼夜,不欲暂停,故曰归身不暂停。 天堂享大福,地狱无苦声。 天仙不离於天,神仙不离於神,地仙不离於地,药石仙不离於服饵药石,鬼仙不离阴灵之鬼,此皆所行之道类使之然,亦犹水之就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也。上学之士凝神炼炁,复命归根,体变纯阳,身超尘劫,至於咀嚼朝雾,咽嗽沆瀣,二景缠络,六炁臻身,呼吸大梵之云英,妙用悉享於天厨,自然长生,归於天堂矣,故曰天堂享大福。不食百谷之实,土地之精,故身不死,归於地而无沦坠之苦,故曰无苦声。 火翳成清署, 火翳者南方地狱之名也,众生常为yuhuo焚心而色翳目,故曰火翳。触目动心,地狱即现,既悟真诠,性天朗彻,一念湛然,所谓火翳者皆化为清净之域也。 剑树化为骞。 剑树乃地狱名也,众生竞名利,争人我,与物相刃相摩,交谈如矛戟,对面如寇雠,见受剑树之狱也。至人体道,含洪光大,为而不争,胸中之荆棘悉化玉树骞林也。 上登朱陵府,下入开光门。 此言行火也,心为朱陵府,谓之上昧君火,闭息宴坐,以心引之,则无乎不焚。肾为玄冥府,谓之中昧臣火,升腰胁腹,闭息行之,则无乎不达。膀胱谓之三昧民火,提动机关,金龟吐焰,则无乎不升。炼上尸则火炁腾陟於绛宫,故曰上登朱陵府,焚下尸则火炁透彻尾闾,故曰下入开光门。 超度三界难, 世之人头顶欲天,足履欲地,身处欲界,轮转於六欲业轮之中,无有休息者,不忘於欲也,能常无欲,则三界轮回之难顿超之矣。 径上元始天。 元始天即玉清圣境也,上道既成,神升玉清,位为真人,出则诸天侍轩,万神备卫,高出乎太清上清之真也。 於是飞天真人无鞅数众,瞻仰尊颜,而作颂曰: 人之顶骨八片,谓之八天,亦曰八门,中有金楼宝殿玉阙紫房,自己无相,真人总领,万神居之,道成则神光内烛,天门自开,婴兄蜕质,於是真人飞从天门而出,故曰飞天真人。身中之千真万灵,即无鞅数众也。《度人经》曰:上开八门,飞天**。《生神章》云:庆此婴儿蜕,正此谓也。神升玄都,上朝虚皇,故曰瞻仰尊颜,而作谣歌,颂咏大圣之德也。 天尊说经教,引接於浮生。 天职覆,地职载,圣职教化,天尊所以广敷经教,接引浮世众生者,乃圣人之职也。 勤修学无为, 无为为之之谓道,无为言之之为德,天无为以清,地无为以宁,二无为相合而万物生,人安得无为哉。故曰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勤修上士,绝学高人,能依无为,是配合天地之平准,符契道德之质实,不亦大哉。 悟真道自成。 悟其真者,始觉万缘俱假,惟道是真,抱守其真,自然成道。 不迷亦不荒, 世人迷於名利情欲,荒於声色滋味,迷之又迷,以至於荒,荒者言其神不明,而心灵逐物,荡荡逝去而不返也。老子曰荒兮其未央哉,决以言其未尝守中也。夫至人履乎平易,践乎恬愉,澹然独与,神明俱视,天下皆为尘劳妄幻,风灯众沬,露电泡影,既不坚久,无足倾恋,入乎泰定真常之域,一念不生,万缘俱息,至此境界,何荒迷之有哉。 无我亦无名。 不尚贤能外其身而虚己以逝世,故曰无我。道常无名,是以圣人韬其光而隐其身者,恐其道未成而名胜於实也,名者实之宾,虚名出而道德备矣,故曰绳绳兮不可名。庄子云:神人无功,至人无己,圣人无名也。 朗咏罪福句, 扬教化也。 万徧心垢清。 精研圣典,灵府虚明。 於是飞天神王及诸仙众,说是颂毕,稽首天尊,奉辞而退。 飞天神王乃我本来之帝真也。夫神通变化,众而为一,不为不足化而为万,不为有余,及诸仙众,则自己之万神也。稽首天尊,永遵依大道也。奉辞而退,复归於无极也。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注解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