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 约法三章 (第1/2页)
韩升知道自己不降燕的话,肯定是死路一条。 当他得知田彭祖战死的谣言,就已有了反意,若是不降燕唯恐被田豫暗中报复,只是尚未明确得到田彭祖确切的死亡证明,一时间也不敢宣降。 可现在不降燕都不行了,为求自保一刀杀了程培,这可是青州刺史的独苗啊,凭程喜的本事,要想让他全家偿命几乎就是一句话的事。 还好的是,韩升向来把一家老小带在身边,目前就在城中,只要开城投降燕军,就是最后的一线生机。 艰难的挨到了响午,杨祚率领燕军至城下,亲兵急忙报知府衙内的韩升。 韩升闻言迅速登上城头,杨祚见他脸上似乎挂彩,心下好笑:“韩长史的脸上是怎么了?” “杨将军可否约法三章?若是应允,小人立即打开城门,恭迎大军入城。” 韩升正色道。 杨祚心下一凛,但又不敢表现出太开心的笑容,而是强装镇定,平淡地问道:“你且先说明是什么条件?我再酬情是否应允。” 韩升举起右臂,伸出一根食指,沉声道:“这第一个条件,是贵军入得城中,不可杀一民、诛一兵。” 他点了点头,朗声道:“此事你尽管放心,我国燕王早有御令,凡杀一人,兵亦抵命,若是滥杀千人而领军者不能止,将领亦需填命。” 韩升松了口气,续道:“至于第二个条件,降前各为其主,难免互有仇隙,口出狂言等谩骂,愿杨将军能不计前嫌,我等自当顺从。” 杨祚道:“这個更加没问题,大丈夫恩怨分明,降则为我大燕之臣民,岂能同室cao戈?韩长史尽可放心。” “那若是小人降后,可居何职?” 韩升又问出了第三个问题。 杨祚哈哈一笑,说道:“你若是愿降,则依旧任长史,待此间事了,我禀明王上,定然会给你多要些封赏。” 三问一经答毕,韩升再无任何的后顾之忧,当即命人打开城门,亲自出城迎接杨祚入内。 杨祚与邓忠相视一笑,韩升迎上前来,纳头就拜,恭恭敬敬地道:“小人韩升,恭迎二位将军。” “不必多礼。” 他摆了摆手,先由邓忠率领二千人进去探查,命残余的魏军接受检阅。 邓忠瞧见城头之间鲜血长流,数百具尸体相枕而死。又见城中的东南屋檐,悬挂着一颗首级,正是程培,暗自想到:“这小子终于是死了。” 在确定城中没有埋伏后,邓忠也检阅出魏军尚有一千余人,数百名伤员没几个月康复不了,能战者尚有千人。 杨祚得知没有埋伏,这才率领大军入城。 城中的百姓均是惶恐不安,虽说经常听到燕军仁慈,不杀俘、不虐民,可毕竟只是传闻中的事,谁也不曾亲眼见到。 可接下来的一幕,黄县百姓无不大为震撼,只见六七千名燕军进入城中,除了部分巡逻戎卫的燕军四处走动,剩下的竟然都安分守己的席地而坐,并无任何的侵犯跟劫掠。 韩升也不禁暗自心惊:“倒不曾想燕军治军如此严谨。” 杨祚不以为意地耸了耸肩,对韩升道:“韩长史,城中尚有多少存粮跟税金,以及登记城中人口的户籍,都一并交给我。” 韩升忙道:“小人立即命人取来。现在城中的粮草,能令将军的本部兵马,及我军的降卒支用七年以上。” 他作为长史,对城中的各项数字还是烂记于心的。https:// 杨祚不禁吃了一惊:“此处有这么多的粮草?” 燕军有着将近六七千人,再添上韩升的千余名降卒、大小官吏,也快近万人了。 那样的话,岂不是黄县的粮草,足以让七万大军吃上一年? 韩升捋须一笑,耐心解释道:“黄县本就是曹爽伐辽的粮仓,由水路运粮至辽东,输送给曹爽的大军。与当年的太傅司马懿伐辽时如出一辙。” 魏国景初二年,司马懿引四万大军出洛阳伐辽,便在黄县建立了粮仓,由此道走海上运粮。 曹爽虽有千百个不服司马懿,也不得不萧规曹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