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拆迁的事儿,落定了(求订阅!)  (第1/2页)
    警察也是有KPI要求的。    如果抓到的是个小毛贼,只有苦劳,没有功劳。    如果抓到的是个江洋大盗,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啪!啪!啪!”    马国锋抡起锤子对着银碇就是一阵狂砸cao作,又把最上面砸下来的一层石膏碎渣清理干净。    只见那里面居然有一个一个小的暗格,每个暗格里都有一枚明金碇。    为了不让明金碇在里面晃动,那些格子是完全按照其大小尺寸做的,也是上宽下窄,精度很高。    两排,共十二个格子,就相当于十二枚明金碇。    夏琪琪看得两眼放光,觉得这些小玩意儿特别精美,黄金对女人有天然的诱惑力。    这些明金锭保存得相当完美,只不过有一些小的磕碰和划痕。    可能这些金器纯度较高,表面看不出任何氧化的现象。    朱队长忍不住问徐光富:“徐老师,这些玩意儿值多少钱?”    徐光富闻言,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琢磨了一下说:“五年前,在省城金利拍卖行拍出过三枚明金碇,成交价是八十五万元……”    朱队长大声说:“呦,那可不得了,十二枚明金碇,那就是三百多万哪!老马,这可够得上大案了!”    朱队长马上就凑到马国锋跟前套近乎,丝毫没觉得有任何不自然。    徐光富“啧”了一声,继续说:“可不只呢……那是五年前的价格,现在再去拍的话,这翻了一番不止。”    说着,徐光富看向罗宇洋,虽说不甘心,但自己确实被这种伎俩给糊弄了。    而这个罗宇洋却能觉察出来,难道只是运气好吗?应该不会!    傅喜宁一脸丧气,都懒得说话了,本来还等着罗宇洋丢脸,自己再上去踩上两脚,彻底解解气呢!    现在倒好,罗宇洋又出了一次风头,也不知道这家伙的运气怎么就这么好!    随便一锤子,就能砸出金碇。    下次!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让他好看!傅喜宁握紧拳头,恶狠狠地想。    其实,罗宇洋刚才是非常紧张的。    虽说知道里面有黄金成分,但这可是犯罪证物,一个不好就是要蹲号子的。    可以说话,罗宇洋真不想用这么激烈的方式,但如果不这么做,别人也不会相信他的。    马国锋现在早就乐坏了,像徐光富所说,这些明金碇价值可能接近千万,那自己这功劳可是妥妥的。    马国锋又拍了拍罗宇洋的肩膀,这回可是由衷地说:“辛苦你了,你这次可是发挥了大作用!”    夏琪琪则向罗宇洋投去好奇的目光,心想自己刚才真是看走眼了,这个年轻人还是挺厉害的。    连专家都没有看出来的事情,罗宇洋居然就一下子发现了。    而且罗宇洋还做出了砸证物的举动,还真是有魄力。    罗宇洋的鉴定工作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警局自己的事了,无非就是审犯人,录口供。    马国锋大大咧咧的,非要请罗宇洋吃饭。    罗宇洋婉拒道:“你们工作这么忙,还是算了,下次有机会的吧。”    马国锋想想也对,就不再坚持了。    马国锋说:“你放心,回头我跟局里申请下来顾问经费,肯定有你一份!”    所谓顾问经费肯定也没多少钱,罗宇洋还真懒得拿。    罗宇洋说道:“马警官,这就不用了,您直接跟苏学林苏老师沟通就行了,我今天也只是代他来的。”    马国锋一听,这家伙倒挺洒脱,顿时心生好感,说:“那行,回头有机会,咱们在一起坐坐,我们这里经常会有类似的案件,没准还真要时常请你帮忙呢。”    罗宇洋随口应了下来,就算没什么利益,多结交一些各个领域的人也是有必要的。    马国锋又对夏琪琪说:“琪琪,送送罗大专家。”    夏琪琪答应一声,就带罗宇洋往外走。    夏琪琪甜甜地问:“你到底是做什么的?研究生?”    罗宇洋笑着应道:“我是无业游民。”    夏琪琪抿嘴一笑,被逗乐了,觉得罗宇洋也不是个老实人。    罗宇洋好奇地问道:“你是刚毕业的吧?”    夏琪琪应道:“嗯……还没毕业呢,过来实习的。”    罗宇洋随口问:“那以后应该会留在这儿的,你喜欢干这一行?”    夏琪琪说:“喜欢啊,我觉得当警官还挺帅气的。”    罗宇洋打量了夏琪琪几眼,打趣道:“是挺帅气的,制服诱惑,我喜欢。”    夏琪琪一听,脸都红了:“你……怎么这样啊?一点儿都不像是专家。”    罗宇洋哈哈笑了起来:“我不是说了嘛,我不是专家,是无业游民。”    跟俏丽的小女警逗逗闷子,罗宇洋心情还挺好的。    夏琪琪对罗宇洋也挺好奇的,当她看到罗宇洋的车是奥迪Q5的时候,当然很惊讶了。    夏琪琪说:“无业游民这么有钱啊?还开的是豪车,你该不会是富二代吧?”    罗宇洋摆了摆手:“什么富二代,这是辛勤劳动的成果。”    夏琪琪“切”了一声,明显是不相信。    跟夏琪琪挥手告别,罗宇洋便开车往家驶去。    与此同时,罗宇洋所不知道的是,他的父母的心情,正在经历过山车似的跌宕起伏。    这天下午,罗宇洋的父亲罗国良,母亲张丽萍,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往古城北街行去。    罗宇洋从高中同学刘志勇手里买的那套老宅院,就在老城北街。    经过重新翻盖,那几间又老又破的房子,现在已经变成了三层的砖混大楼房。    从远处看,这套房子非常气派,在附近的老房子中,如同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    罗国良和张丽萍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非常满意。    两人正商量着,等房子里面散完味儿,他们就搬过来住上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在罗宇洋买的宅院正对面,几个大妈大婶如往常一样聚在这里。    她们几人都住在古城北街以南,这街北边因为排水有问题,能走的都搬走了,就剩下少数几个老弱还凑和着住着。    “你看北边这一家,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花钱买了这破院子,居然还真把楼房盖起来了。”    “嘿嘿,等他们真住进来就知道了,那下水道的味儿,能把他们熏出病来。”    “不光下水道,北边还经常停电呢,一停就好几天,怎么修都修不好。”    这时,有个中年女人从不远处徒步走了过来。    一个大妈一看,连忙打招呼:“这不是淑慧吗?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原来,刘志勇的母亲陈淑慧过来窜门,正好路过这里,就想看看以前卖掉的老院子现在怎么样了。    “这不是正好路过嘛!”陈淑慧抬眼一看,乐了,“呦,有意思,把楼房都盖起来了,还挺气派。”    大妈说:“候家母,你家这老院子卖了多少钱啊?”    “嗨,就卖了十八万。”    大妈大婶们一听,惊呆了。    “十八万软妹币?这么高啊!?”    “唉哟,淑慧,你这买卖可值了!”    “是啊,我要是能卖十八万,我现在就搬走!”    陈淑慧颇为得意,她本来只想着最多卖十二三万就可以了,但她儿子能耐大,多卖了好几万软妹币。    虽说他们候家也不差这两万,但心理还是挺有优越感的。    陈淑慧一高兴,还把厂子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