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养寇自重  (第2/2页)
老奴努尔哈赤是什么人?    就是李成梁的家奴而已!没有李成梁纵容,他能起兵造反?    努尔哈赤刚造反的时候,手上才多少力量,猛将如云的辽东军还平定不了一个小小的努尔哈赤?    建奴刚开始之所以能够做大,不过是辽东军在养寇自重而已。    当时大明正处于万历末期,刚刚打完万历三大征的大明环顾四周都是弟弟,完全没有敌手。    朝中大佬觉得该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    这便触动了刚刚成型的辽东将门的利益。    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让朝廷不断的往辽东输血,维持辽东将门的存在。    便放纵造反的建奴做大,让建奴始终能够威胁到大明辽东的安全。    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什么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朝廷便将不断的往辽东输血,他们的利益自然也能够得到保障。    只不过愚蠢至极的他们玩脱了,养寇自重,养出了一个窃居神州二百年的满清。    只不过,现在辽东将门养寇自重的结局还看不出来。    现在的建奴虽然强势,但也仅仅只是能够时不时入入寇大明一下,抢点东西人口而已。    辽东辽西的那些坚城现在都还稳固的很,建奴打不破辽东辽西的坚城,也就不可能威胁到大明的生死存亡。    但是朝廷为了稳定辽东局势,不让建奴做大,需要每年几百万近千万两的白银往辽东砸。    这里边究竟有多少被用到了实处,又有多少落入了辽东将门的口袋。    呵呵,那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历史证明辽东将门翻车了,但最起码目前看来,他们养寇自重玩的非常成功。    现在山西的局势乱的一匹,姜镶觉得自己说不定也能玩一手养寇自重!    ……    京师,一骑快马自山西而来,八百里加急的奏报直入京师。    奏报入兵部,而后入内阁,大明首辅次辅以及几个大学士都被奏报中的内容给吓到了。    连夜入宫求见崇祯皇帝。    东暖阁中,崇祯皇帝接过奏报,然后便是暴怒,无法压抑的暴怒。    “洪承畴,候恂他们是怎么做事的?”    “这个白广恩和姜瑄,简直和刘易一样该死,朕要将他们凌迟!”    见崇祯皇帝宝暖暖,大明的几位阁城纷纷低头不言。    奏报中讲述了洪承畴战败的全过程,包括姜瑄临阵脱逃,白广恩叛变,攻占太原城。    从奏报中可以得知,现在大半个山西已经不归朝廷所有!    丧师失地,还出了白广恩这么一个叛将,可想而知现在崇祯皇帝的怒火有多大。    “诸位阁老,大家都商议一下平叛之策吧!”    “山西是京师屏障,是控遏陕西的重要依仗,绝不可失!”    崇祯皇帝绝不允许山西丢失。    他一门心思的想做圣明贤君,可是又有哪个圣明贤君会不停的丧师失地的呢?    温体仁低头不言,施凤来老神在在,即使是周道登也是没敢在这时候说话。    山西这个坑太大了,地形复杂,想要调动外兵入山西平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叛军把太行八陉一锁,等闲外兵是入不了山西的。    但是,朝廷只要把控好太行八陉,也不怕山西的叛军能够打出来。    所以说,现在摆在朝廷面前的最大的挑战,是陕西啊!    山西阻断了京师和陕西之间的联系,陕西必乱。    陕西向来出强兵,万一被哪个流寇长期占据陕西,经营出了地盘和实力,山河变色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温体仁咳嗽一声,站出来说道。    “陛下,请恕老臣无罪,否则老臣不敢说!”    崇祯皇帝深吸一口气说道。    “首辅请讲,朕恕首辅无罪便是!”    他现在急需一位任事之臣出来,为他出出主意。    温体仁深吸一口气,语气深沉的开口说道。    “陛下现在山西局势已不可为,想要收回山西,需要调集重兵吗,围而困之,缓缓推进,一两年之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崇祯皇帝听到温体仁所言,瞬间感觉自己肺都要气炸了。    自己可是要做圣明贤君的,温体仁这话的意思不就是在奉劝自己做好丢掉整个山西的准备吗?    一两年之内不可行那都是委婉的说法!    要是丢城失地的话,他崇祯还怎么做圣明贤君,中兴之主?    温体仁看到了崇祯皇帝骤变的面色,但还是继续开口说道。    “现在对于朝廷,真正的当务之急是陕西,朝廷要尽快挑选出一个忠于王事,能力出众的督抚大员,入陕西稳定住陕西的局势。”    “老臣言尽于此,请陛下定夺!”    温体仁说罢,颤颤巍巍退了回去。    温体仁所言没错,他对崇祯的进言也是正确的,现在对于朝廷而言。    山西短时间之内确实是不可为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陕西的局势,避免陕西再次生乱。    虽说温体仁所言没错,但是崇祯如果听劝的话,那他还是崇祯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