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七章有了,还是一双 (第1/3页)
,随身博物馆 安顿好姥姥坐下,张母转身去厨房安排饭菜。 “栓柱,长生!”张母站在厨房门口喊道。 “小姑,你喊我们有事?”栓柱和长生兄弟两个赶紧放下刀,在围裙上擦擦手,走了出来。 “你们奶奶来了,点名要吃你们两个炒的菜!”张母笑着说道。 “啊?!小姑,我们不会炒菜啊!” “那我不管,你们奶奶可是说了,你们要是炒不出来,就你爹收拾你们。”张母脸上带着揶揄的笑。 完全就是调皮小姑姑,挑逗小侄子。 如果张俊平看到,一定会吃惊,老妈居然还有这么调皮的一面。 “小姑,您饶了我们吧!我们在后厨可是一点都没偷懒啊!不信你问师父。”长生哀求道。 在张父张母的撮合下,柱子,栓柱,长生成功的拜了俞师傅为师。 正儿八经送上拜师帖、拜师礼,磕头拜师的入门弟子。 拜师收徒也有好多种。 虽然不像小说里写的,分什么外门弟子,内门弟子,真传弟子,亲传弟子。 但也差不多,有记名弟子,入门弟子,入室弟子,嫡传弟子。 前面说过,入室弟子那是要吃住在师父家里的,能学到真本事。 嫡传弟子其实就是入室弟子中的佼佼者,能给继承衣钵的人。 入门弟子虽然差了一级,可只要用心学,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柱子,栓柱,长生只是俞师傅入门弟子,不是张俊平的面子不够大。 实在是现在的社会不比从前,俞师傅家里也住不开那么多人。 不是谁都能像张俊平一样,壕无人性。 “我怎么有你们两个笨蛋侄子,你们不会,你们师父不会啊? 想给你奶奶炒什么菜,让你师父指点着你们炒,现学现卖也不会?”张母上前一个赏了一个脑瓜崩,恨恨的说道。 “可是……”栓柱和长生犹豫道。 师父在旁边指点着放什么左料,怎么控制火候,什么时候出锅,倒也能做出来。 可是,也只能保证能吃而已,和真正的厨师肯定没法比。 “可是什么?你奶奶她能分辨的出你们炒的和你们师父炒的有什么区别?”张母又赏了两人一个脑瓜崩。 “哦!我知道了!”*2 栓柱和长生不敢多说别的,怕再挨揍,他们三十来岁了,孩子都好几个了,再挨揍有些丢人。 可对方是小姑,又只能干挨着。 跑进厨房,和师父滴咕了一会儿,终于同意指点他们做几道适合老人吃的菜。 张俊平和两个徒弟陪着姥姥说着话,喝着茶。 张丽红则是回到吧台,继续工作。 这个点正是忙的时候,吧台离不开人。 不一会,张父张母一块进了包间。 难得老娘来了,张母也放下工作,陪着老娘一起吃饭。 又等了半个多小时,菜陆续端了上来。 一共六个菜。 “妈,这些菜都是栓柱和长生做的,您尝尝!”张母笑着说道。 “嗯!我尝尝我大孙子做的菜。”姥姥笑着拿起快子,夹了一快子豆腐。 张俊平看了,这就是鲁菜中最普通的家常豆腐做法:烧熘豆腐。 豆腐炸的有点老,不过这么短的时间,能做成这个样已经不错了。 其他的几个菜,也都是家常菜的做法。 太复杂的菜,不是师父在旁边指点几句就能做出来的。 那得有扎实的基础,经过多次练习才可以。 “奶奶,怎么样?”栓柱紧张的问道。 “嗯!挺好,比你妈做的菜还好吃。 看样子,我这两个孙子没白跟着师父学。 我可告诉你们,好好学!你姑给你们创造这么好的条件,你们要不好好学,看我不电话让你爹来收拾你们。”姥姥满意的笑着说道,还不忘提醒两个人别骄傲。 吃完饭之后,姥姥擦了一下嘴,“行了,你们忙吧,别在这伺候我了,平子咱们回家包包子去。” “好嘞!咱走着!妈,给拿一块五花rou,我们包包子用。”张俊平笑着搀起姥姥往外走,还不忘提醒张母给拿块rou。 饭店的猪rou用量很大,一天最少消耗两头猪。 都是侯三那边直接去下面乡里收购上来,自己宰杀的。 红星农场占了大头,总供应量的三分之一。 当然,红星农场也没吃亏,张俊平给他们弄了不少的钢筋水泥,扩建猪圈。 张俊平把姥姥扶到车上。 夏国祥拿着一块最少也有五斤的五花rou,跟在后面上了车。 “爷爷奶奶再见!”李文娟和夏国祥冲张父张母摆手道。 “爸妈,走了啊!晚上回家吃包子!”张俊平打了声招呼发动汽车,离开知味斋。 回到家,张俊平开始剁馅,姥姥则带着李文娟和夏国祥两个人摘荠菜。 荠菜吃着好吃,可是收拾起来也挺麻烦,要摘掉上面的枯叶,根茎。 还要清洗好几遍,控干净水之后,才能剁进rou馅里。 张俊平先用刀把五花rou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才开始剁rou馅。 双手持刀,两把刀在桉板上飞舞,五花rou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