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章办公大楼开建,集资建房敲定 (第1/2页)
许少民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把八座的施工单位确定了下来。 张俊平通知刀疤脸去和相应的施工公司签订施工合同。 知味斋的法人是刀疤脸,所以施工合同要和刀疤脸签。 此时的刀疤脸在整个bj都属于头面人物,早已经从鸽子市退了出来。 在三里屯,买了一个废弃的厂房,改造成一个贸易市场。 在三里屯买厂房,这个绝对不是张俊平出的主意,是刀疤脸自己决定的。 用的也是这两年,给张俊平干活,赚的钱。 本来刀疤脸是打算分张俊平一部分股份的,张俊平看不上,拒绝了。 这个贸易市场和鸽子市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的一切交易都要给国家交税,是合法的。 中国的老百姓是最老实的,有正规的市场,谁愿意去鸽子市冒那个风险? 生意很红火。 除了贸易市场,刀疤脸还组织了一个车队,来往于京津地区,来回捣腾物资,也不少赚钱。 还有和田淑梅合伙的服装连锁店。 这些生意,张俊平都没有参与,都属于刀疤脸自己的产业。 另外刀疤脸等十来个人在张俊平的公司里一共有百分之十的股份。 帮助打理张俊平的那些产业。 比如知味斋、缂丝织造厂、茶园、jdz瓷器集团公司,贸易公司。 刀疤脸那边有律师,签合同什么的不用张俊平cao心,只要告诉他一声就行。 艺术品公司这边,最终和东城第一建筑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 谁干,张俊平没有意见,只要保证质量就行。 签完合同的第二天,施工单位进场。 第三天,张俊平邀请曹向前等一众局领导,举办了一个开工奠基仪式,在知味斋摆了几桌,艺术品公司的办公大楼正式动工。 办公大楼动工后,张俊平彻底闲了下来。 每天就是上班打卡,写写画画搞点创作。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平澹又充实的过去了。 很快就到了周四。 周四是市委常委开会的法定时间。 如无特别情况,都会在每周的周四召开一次常委会。 有紧急或者特色情况的,可以提前召开。 集资建房显然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 上午十一点多,估计也就是市委那边刚刚开完会。 张俊平就接到了许少民的电话。 “平子,市里通过了你们作为集资建房试点的决定。” 挂了许少民的电话,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张俊平又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曹向前的电话。 说的是同样一件事情,艺术品公司作为集资建房的试点。 对于这个试点,曹向前比较抵触,“小张啊!怎么好生生的,弄出来个集资建房的试点?” “局长,您换位思考一下,其实这是一件好事。” 不怪曹向前恼火,这次的宿舍楼,可是有新闻出版社两栋楼,风都放出去了,现在又冒出来个集资建房。 他这个局长怎么和下面的人交代? 张俊平只好又把集资建房的好处和曹向前说了一遍。 张俊平提议的集资建房自然不会和后世的集资建房一样,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产权归属。 房子建好之后,直接归个人所有。 避免了后世那些集资建房的产权纠纷。 因为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都还是福利分房,这十来年国家的花多少钱建造房子? 这十来年还正好是福利房的建造高峰期。 现在搞集资建房,看上去,国家好像没有收到土地转让金,亏了。 可实际上,节省的钱更多。 老百姓把钱花出去,又变相的活跃了市场,增加了税收和就业岗位,怎么算,都是合算的。 “要是照你这么说,还真是好事。”曹向前经过张俊平的一番洗脑,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 “那肯定的!我能吃亏吗?这件事,其实就是一个双赢的决定,国家不吃亏,咱们老百姓也不吃亏。 领导,咱们也别两栋楼了,直接放开,局里又愿意参与集资建房的咱们都可以接受。 其他的局下属单位愿意参加的,也可以。 咱们直接建个大型的社区,到时候申请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建个社区医院,你说该多舒服?”张俊平继续忽悠着曹向前。 想了一下张俊平描绘的场景,曹向前真的动心了,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他决定了,集资一套房。 挂了曹向前的电话,张俊平又打电话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到他的办公室里来开会。 “就一件事,市里已经同意把咱们公司作为试点,搞集资建房。 办公室一会吧这个通知发下去,还是那句话,集资建房自愿参与,自愿报名。 具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