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洪武当咸鱼_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明远没你们想象那么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明远没你们想象那么好! (第4/5页)

朱允熥这话,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其他三小只听到朱允熥乱改庄子的文章,也是捧腹大笑不止。只有海外留学生藤佑寿一脸大写的懵逼,尴尬地陪着众人傻笑。

    实际上,他根本就没听懂朱允熥说了啥,只是因为别人都在笑,他若不跟着笑会显得很没面子。

    然而,他一笑,朱桂几人笑得就更夸张了,并且对他指指点点。

    藤佑寿一看几人的样子,就知道几人看出他在装笑,只能尴尬摊开手。

    朱允熥见状,制止了几人的嘲笑。

    “藤佑寿乃外藩之人,就算听不懂先秦典籍也是正常。”

    藤佑寿见朱允熥主动替他解围,对朱允熥的好感再次提升一截。

    “在下的大明官话说得不好,只熟悉些常用之言……”

    朱允熥由衷地夸奖道。

    “你做的已经很好了,不用妄自菲薄。”

    “刚刚我说的乃是一段先秦典籍……”

    朱允熥详细地跟藤佑寿解释一遍,藤佑寿在听懂之后,也跟着开心地大笑起来。

    这次不是陪笑,是发自内心的笑,而且笑容里满满的都是感激。

    事实上,朱允熥之所以去国子监,目标就是这个大明版“傻大木”。

    藤佑寿是以日本国王子的身份来大明求学的,但朱允熥一听他的名字,就知道这货的身份有问题。

    他自称是后小松天皇之子,但朱允熥觉得可能性不大,觉得他就算不是后龟山天皇,也该是怀良亲王之子。

    因为现在日本的实际掌权者乃是源道义,而朱元章非常不待见这个日本版“曹cao”,以为他目无君上,毫无人臣之礼。

    甚至老朱还派遣使者劝戒过他,让他还政于日本国王,安心做一个忠臣良将,给自己攒一个万世美名。

    基于以上种种,源道义怎么可能放后小松天皇之子来大明?

    毕竟大明现在号称地表最强,万一大明生出跟蒙元一样的心思,派出十万天兵来打日本,那他这个幕府将军还咋玩?

    不过朱允熥并不在意,毕竟他缺的只是个傻大木,缺一个带路党而已。

    他这次扬帆出海,一方面是试航,检验一下舰队的训练水平。另一方面则是缺钱,想去日本找找那几个大矿,看看能不能挖点回去。

    众人又说说笑笑一会儿,看着天色渐渐黑下去,也就各自回船舱睡觉了。

    第一天大家第一次上船,对于船上的一切都觉得新鲜。

    可当众人在船上睡过一夜后,顿时怀念起陆地的好来。朱植更是一大清早就抱怨,说自己晚上睡觉掉地上好几次。

    不过他们也只是抱怨一下,很快就被两岸新奇的景致所吸引了。

    众人在长江里漂了两天后,终于绕过崇明岛,见到了真正的大海。

    当一望无际的大海展现在众人眼前时,每一个人都被波澜壮阔的大海所震撼到,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海洋发出阵阵感叹。

    “这就是大海吗?”

    “难怪大侄子心心念念地要来海上玩,果然是海天一色,无边无垠啊!”

    “十三哥,我有点慌……”

    朱植听到十四哥说出如此弱自家威风的话,当即豪气干云地说道。

    “孤决定了!”

    “孤要抓一条大侄子说的鲸鱼回去,让朱权他们那帮傻孩子看看,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该干的事!”

    朱允熥听到朱植的话,笑着打趣道。

    “那你以后不抓蛤蟆啦?”

    “哦,对了。”

    “海里没蛤蟆,你倒是可以抓几只海龟玩玩。至于鲸鱼还是算了,咱们没准备捕鲸的工具,没必要去招惹它们!”

    “另外,咱们现在到了海上,一切可都得小心了。万一碰到海盗,咱们能不能打得过还难说呢。”

    朱允熥撂下这句话,就去找船上的徐百户聊天去了。他得布置警戒的船只,以及遭遇战该如何打的问题。

    一晃又是几天时间过去,三位大明藩王渐渐对大海失去了热情,只觉得海上的生活枯燥乏味,恨不得立刻回到陆地上。

    然而,朱允熥始终不命令靠岸,一直让舰队保持着距离海岸线五十里以外的距离航行。

    他规划的路线是由大明威海卫前往朝鲜,再从朝鲜转到日本。

    这条路线虽说有些绕远,但却是当前最稳妥的路线。就是藤佑寿当年来大明,也是沿着这条线走的。

    众人进入淮安府的时候,朱允熥才命人靠岸。一来是缓解一下大家的情绪,二来也是该到了补给的时候了。

    三小只上了岸之后,就跟加勒比海盗里的杰克船长似的,走路都直打晃。

    虽然朱允熥笑话这三人,但实际上他自己也是一路晃晃悠悠上的岸。相对来说,陈海和陈家子弟倒是稳当得很,很快就适应过来。

    舰队靠岸之后,立马打起崇明水师的军旗,然后以崇明水师的名义进行采买。

    至于朱允熥几人,领着十几个护卫,在岸上找了个村子住了下来。

    刘家村的世代捕鱼为生,见惯了跑海船的人,见到一行人穿戴不凡,更是拿出全村的好东西,热情地招待着他们。

    朱允熥自然不能让村民白白付出,当即赏给当地里正十两银子,权当是酬谢他的款待了。

    只是在吃饭的时候,朱桂、朱植等人看到满眼的海鱼和青菜,脸上露出nongnong的失望之色。

    在看到不比他们小几岁的孩子,还光着屁股满大街乱跑之时,几人的心情更差了。

    朱桂算是没心没肺的了,见大侄子朱允熥动快子,他也就放下王爷的架子,跟着一起吃起来。

    朱楧则是发出一句感慨,搅得所有人都没心情吃饭了。

    “唉!”

    “之前在宫里的时候,经常听人说大明如何富庶,如何的国泰民安。”

    “然而,现在看到眼前这个村子,孤的心里真是……”

    “咱大明怎能穷困至此呀,孤在京城的时候,看到百姓都很富庶呀,孤现在都怀疑,这里是不是咱大明!”

    刘家村里正听到这话,当即重重地把快子一摔。

    “这位贵人说话好没道理,俺们这儿咋就不是大明哩!”

    “虽说俺们是贱民,家里没有啥田产,只能靠捕鱼为生。但俺们也是给大明朝廷交春秋两税,并从未拖欠过朝廷的正税滴!”

    朱允熥闻言赶忙当和事老。

    “里正不必生气,我这个小叔叔第一次出门,没见过世面,说话难免不中听。”

    刘里正听到朱允熥的话,心里的怨念稍微小了点,但依然愤愤不平。

    “就算没见过世面,有些话也不能乱说哩!”

    “啥叫俺们这儿穷,俺们这儿哪儿穷哩?”

    “十里八乡,谁不夸俺们村富裕!”

    “你瞅瞅这鸡、这鸭,你去别的村转转,你能听到一声鸡叫都算是好的哩!”

    正在吃饭的朱桂,听到这话也惊讶地张大嘴巴。

    事实上,他进村的时候,也被村子里的贫穷吓了一跳。

    坑坑洼洼的道路也就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