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卑下吉竹半兵卫,见过大明天朝上将!(万字) (第4/5页)
排着队列,丝毫没有任何慌乱的明人军队,脑子里满满的都是浆湖。 明人何时有如此雄壮的军队了? 只是他们手里端着的烧火棍是啥,大明的火铳长得没这么纤细吧? 他又看了看海上飘着的一干桅杆,船帆,眼底闪过一丝贪婪之色。 若是他拥有这样一支舰队,就可以纵横大明与日本之间,就是重新杀回九州岛,当一个大名或者守护也是轻而易举! “武士们!” “杀光眼前这群明人,海上那十几条大船就是咱们的啦,哇嘎嘎!” “对面应该有火铳,只要咱们抗住第一轮,趁着对方换药的时候冲上去,战场将是咱们的天下!” “板载!” “板载!” 在倭寇这边高喊板载之时,朱允熥手底下的一群新兵蛋子,也高喊“必胜”的口号行进。 本来朱允熥想教他们几首军歌来着,只是时间太紧了,怕他们学不会,就随便找了个口号让他们喊着。 效果还不错,新兵们嘴里喊着口号,脑子里就没时间想别的了,也就不像一开始那样紧张了。 双方相距五十步的时候,两边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喊口号壮胆的行为。 朱允熥被两百个护卫簇拥着,对着手下的士兵发号施令。 “第一、第二、第三百人队做好射击准备!” “第四五六百人队准备!” “七八九等待!” 在朱允熥这边开始发号施令时,吉竹半兵卫也在挥舞着手中的“军配”,坐着站前指挥工作。 所谓军配,就是日本将领打仗之时手中挥舞的扇子。 一开始,这种扇子只是作为占卜工具使用,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玩意已经从占卜工具变成了一种时尚。 谁要是指挥作战的时候不拿把扇子,别人都会看不起他。 当然,据说这种扇子还有一种用途,那就是可以当做盾牌使用。 但具体能挡住啥就见仁见智了,总之装饰多过于实用。 随着吉竹半兵卫手中的扇子挥舞,他手底下的武士顿时结成松散的蝴蝶阵。每一个蝴蝶阵和其他军阵之间,都留着巨大的空隙。即使是蝴蝶阵本身,也站得非常松散,只是两百多人的队伍,硬生生拉出上百丈的攻击面。 并且每一个武士都伏下身子,最前排的甚至直接半蹲下,一只手撑着地面,一只手紧紧地攥着腰间的倭刀,只待对方火铳发射后,就冲上去砍瓜切菜。 朱允熥看着对面的倭寇如此训练有素,心里也是一阵打鼓,甚至有点后悔自己的冒失。 真应该听从陈海的建议,留在甲板上指挥啊…… 但他已经下船了,并且亲临战场,再退的话一来是丢脸,二来是容易扰乱军心。 因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硬抗。 朱允熥见自己这边做好战斗准备后,也不跟对面打招呼,直接下达了射击命令。 “咣!” 随着一声锣响,第一排的三百名士兵集体扣动扳机。火绳瞬间弹起,点燃了鸟铳的引线,然后在火药的巨大推动下,将一颗颗铅弹射出。 由于对面都是蹲在地上,因此第一轮的射击效果很差,只打中了十几个人。 之所以如此拉胯,主要是现在的鸟铳没有膛线,铅弹只要从铳管里飞出去,完全是无规律的动能释放,谁都不知道弹丸最终会飘向哪儿。 再加上双方距离过远,五十步开外,已经接近鸟铳的最大射击范围,因此对面的伤亡很小。 在大明这边第一轮火铳射出后,倭寇那边也吹响了攻击的“法螺”。 一众倭国武士听到法螺吹响,一个个登时从地上跳起来,朝着明军这边冲锋。一边冲锋,还一边喊着口号。 然而,就在一众倭寇以为明军火器只能打出一轮之时,只听到明军方阵后方传出第二声锣响,在咣的一声后,第一排士兵飞快后撤,第二排士兵手里的鸟铳再次响起。 一众倭国武士看着身边倒下去一大片人,一个个眼珠子都红了,如同恶鬼一般朝着明军冲锋。 站在一众武士最后方的吉竹半兵卫,见到此等情景也是大吃一惊。 第一轮火铳响起,他这边总共才死了十几个人。可第二轮的一排齐射,当场就干掉了他四五十个人。 如果明军再来上这么两轮,岂不是自己这两百多号人全交代在这儿了? 正在吉竹半兵卫这样想的时候,上天仿佛听到了他的祈祷似的,明军那边不出意外地响起了第三轮火铳声。 在第三轮火铳过后,冲锋的武士已经倒下去一半。 虽说他们也冲击到距离明军只有不到三十步的距离,但这三十步却有如天堑一般难以跨越。 因为,第四轮火铳又响了,紧接着第五轮、第六轮…… 吉竹半兵卫看着倒下去的人越来越多,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此时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完蛋了,彻底完蛋了! 自己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两百武士,本以为可以凭借这股力量重新杀回日本,夺取个大名或者守护的名分,却不承想毁在一支名不见经传的明军手里。 不过更让他好奇的是,明军手里的武器到底为何物,竟然能如此犀利? 朱允熥那边也在好奇,自己这边都打出六轮了,倭人武士竟然还在冲锋,哪怕只剩下十几个人,依然没有停下的意思,难道这些人真不怕死吗? 不管朱允熥如何疑惑,明军都不可避免地跟倭寇短兵相接了。 哪怕对面只是杀过来十个人,依然给他的军阵造成不小的伤亡。 这十个命硬得气人的倭寇,冲入军阵中就是一阵砍瓜切菜。 虽说朱允熥也给士兵配备了朴刀等武器,但一来朴刀比较短,二来比不上倭寇手里的武士刀锋利,对战的时候很是吃亏。 好在他们这边人多,在付出十几个伤亡的代价后,终于将这些冲上来的倭寇尽数剿灭。 剩下的就是打扫战场了。 因为自己这边死了十几个人,朱允熥的心情非常差,直接下达了不留俘虏的命令。 一时间,战场上到处都是补刀的声音,以及切割倭寇头颅的吱嘎声。 由于朱允熥手底下都是一群新兵蛋子,枪法、刀法都潮得很,因此在切割倭寇头颅的时候,难免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