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3章:收服  (第2/2页)
《周易》、《尚书》、《礼记》、《春秋》、《诗经》、《论语》、《孟子》、《左传》、《公羊传》...等等十几套书。    这还只是最基本的,想要做好学问,必须扩展学习,当时上学时,他的老师给他开的书单,多达二三百套,上千本之多,多达几百万字。    这些文字需要读懂、背熟、理解,到时候还要活学活用,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而且宋朝科举取仕的比例非常低,就以州试来说,人少的年头百人才有一个名额,人多的年头可以达到一二百人才能取中一个。    绝对百里挑一,可见难度之大。    之前林逸没考中实属正常。    因为不是出类拔萃的人,根本考不中,也因此读书人考取功名后,才会变得那么值钱。    一般人家,别说学习,就算是买这些书都承受不起,林逸家境殷实,基本上都买全了,当时可是花了一大笔钱。    只看书还不行,有些需要名师指点,就好比现实世界,教材都一样,可有的人能考高分,往往是家长花了重金请人辅导才能出来好成绩。    从古至今道理相通。    林逸到两更天,才回到卧室,今晚是金莲和银莲负责伺候。    两女给林逸泡脚。    而后享受脚底按摩,林逸的脚踩在饱满处,心里意动不已,去梁山一个月没有尝到rou味,让他有些心痒。    两女收拾停当。    银莲在外屋躺下,    金莲换了一身宽松衣服,爬到林逸床上给林逸按摩,刚刚伸手按了几下,潘金莲的玉手就被一双大手抓住。    金莲抬头。    和林逸目光对视上。    “金莲,今晚不用回外屋了,伺候老爷如何!”林逸道。    潘金莲心里一颤。    她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    低头含羞,    “请老爷,怜惜。”    怜惜个屁。    战斗时拿出全力,才是对对手最大的尊重。    林逸翻身把潘金莲压在身下。    之后妙处不可言语。    银莲躺在屋外,原本等着jiejie回来再睡觉,可忽听屋内jiejie一声惊叫,紧接着不断传来压抑的声音。    银莲虽然没有经历过,可也听说过。    一下子就猜到什么。    躺在被窝里,紧紧抓住被子,身子有些瑟瑟发抖。    一盏茶了。    一炷香了。    怎么,怎么还没结束。    嬷嬷教的时候好像说不用这么久啊。    半个时辰后,    声音终于停了。    屋里响起金莲的呼唤声,“银莲,去打盆温水,给老爷擦拭身子。”    金莲没有办法,    此刻手软脚软哪里还动的了。    银莲赶紧去打水,不多时回来,推开门低着头进来,此刻她小脸通红,端来一盆温水给林逸擦拭身子,擦拭时小手不住颤抖。    潘金莲努力起身,收了染血的床单,又换了一床新单子,银莲帮林逸擦拭干净,林逸重新躺会床上,金莲自去洗漱一番这才回来。    “上来,今晚就在老爷身边睡。”    金莲乖乖躺在林逸怀里。    她疲累至极,不多时就昏昏睡去。    林逸搂着美人,心满意足,不愧是潘金莲,声色味触形都是极品,虽是处次却懂得如何伺候人,让林逸从里到外感觉舒泰。    翌日。    清晨。    林逸狠狠摸了两把,才起身去锻炼,金莲也醒了,也要起身伺候却被林逸按下。    “不用你服侍,今天你休息就好。”    潘金莲侧跪在床上,“谢谢老爷关心,金莲还没那么娇弱。”    “听话。”    潘金莲听话的乖乖躺下。    这时银莲进来,帮着林逸穿衣,穿好衣服林逸对银莲道:“行了,你不用在管我,今天照顾好你jiejie就行。”    练武场。    林逸从练习拳脚开始热身,而后是兵器、弓箭,等练完时春梅秀儿已经过来伺候,两个丫头看林逸的眼神都有些别样味道。    洗澡时,    春梅给林逸轻轻擦拭身子,“老爷,昨晚你是收了金莲吗,那金莲从今以后就是姨娘了?”    林逸看看这个心思沉重的小丫头,笑着捏捏她的脸蛋,“等你再大点,也做我的妾室如何。”    春梅顿时大喜,原本的妒忌也烟消云散,她从没想过独占林逸,也不可能,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在老爷身边能有一席之地已经知足。    “真的吗老爷?”春梅满怀期待问道。    “当然是真的。”    林逸自问自己不是什么好人,所以从没想过单女主,至于什么感情至深,爱的死去活来那一套,好像也不适合他。    爱,    就用实际行动,    做给她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庇护她,让她从心里和身体上都得到满足,林逸觉得这就是对一个女人最好的爱。    尤其是古代。    吃过早饭,林逸换了一身得体长袍,带着书童有才出门,准备去衙门开证明信,开完信他还要找人做保,今天事情可不少。    此时大宋书生要参加考试,各县考生需要在各县衙门开一封证明信,学名‘家状’,开好家状后,还要请三人担保家状内容的正确性。    不能是罪犯,不能是胥吏,不能在丧期,不能身有重大残疾等等。    当然,帮忙做保的三人,身份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必须也是读书人,比如同样获得考试资格的考生,或者有功名的人。    找同届考生则是互保,找有功名的人担保,往往需要奉上一笔酬金。    林逸来到衙门,发现来开证明的人还挺多,大宋以读书为贵,每县每年总有几百名读书人准备科举。    不过这几百人里能考中的,也不过区区几人而已,有时候更少,去年清河县考中举人的不过三人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