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该变蓝了 (第1/2页)
清平天下第二百八十五章该变蓝了并州,丰州府。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朔方县城已经变成了并州的第二大县城。 别的不说,单说它的占地面积,就已经仅次于并州城了。方圆数百里,说不出的雄伟壮观。 它的城墙,是往外扩建了一圈又一圈,至少增加了十里有余;同样,它的房屋也是建了一排又一排,至少增加了数万间。 这样做,虽然占据了朔方县城周边的大量耕地,但是,朔方县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多大的影响。相反,他们活的比以前更加的舒适自在了。 原因无他,朔方县百姓们的手中,有钱了。 有钱,便能吃饱;有钱,生活就好。 最主要的是,他们的钱,不是官府给的,而是自己挣得。 花着顺心! 虽然没了土地,但是,官府给他们制造了大量的挣钱途径。 第一,城池扩建,无论是城墙建设还是房屋建造,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而这些人力,便来自于朔方县的百姓。 朔方县的百姓,以前都是庄稼人,最不缺的,就是力气;朔方县的百姓,以前都是庄稼人,最不缺的,就是朴实。 这些朴实的劳动人民,干活的时候,都是一把好手,绝对没有偷jianian耍滑之辈。 需要干活的时候,官府愿意用他们;而他们呢,建设自己的家乡,也愿意为官府出力。 朔方县的官府不缺钱,但真的很缺人。是而,一来二往之下,大家便熟悉了。 很多人干上几年,便攒出了殷实的家底。 然后自己做个小买卖,自力更生。 第二,租赁院子。随着大量的商人商队涌入朔方县城,朔方县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而考验的方面,主要是‘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衣’、‘食’、‘行’这三方面,还都好说一些。 毕竟都是些远道而来的商人,怎能不自己带着衣服食物,马匹马车? 莫不成,这一路之上,走到哪里,吃到那里,荒郊野外的,就只能饿着? 莫不成,那么多的货物,还打算用手,跋山涉水的提回去? 只有‘住’这方面,不太好说了。 必须要讲究! 有本事,你自己搬个房子来啊? 要知道,朔方县的气候,可不同于中原地区。 到了晚上,那是真的冷啊! 若没地方住,任你穿的厚重如山,也能活活的冻死你。是而,租赁院子变成了朔方县百姓的一个挣钱手段。 在这寸土寸金的朔方县城里,哪家客栈能占地好多亩,让数百支商队的马车安然存放啊? 能存放十个商队的马车,就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大客栈了。 是而,朔方县城里的客栈,即使开了一家又一家,也是人满为患。 鉴于此,聪明的商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我拿出一点钱来,将马车寄宿在普通百姓家。 要知道,马匹可是一个很贵重的东西。 普通的百姓之家,就算买得起,能养得起吗? 可是,每一个普通百姓家,都有一个大大的院子。 这院子,用来存放马车马匹,岂不合适? 朔方县的百姓,都是朴实的。朔方县城的外围,还有强军‘疯狼卫’的守护。 这马车货物的安全,还需担心什么? 这样做,就是麻烦了一点,需要挨家挨户的商量打听。 但是,好处也是很多的啊。比如说,相对于客栈来说,花费少,性价比高。 在这些来往的商人的眼中,这点微不足道的花费,聊近于无。 对朔方县的百姓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 闲置的院子,竟然还能挣钱? 真是破天荒的好事啊! 于是乎,双方一拍即可。形成了大量的租赁院子关系。 谁家没个院子? 谁家不缺钱? 对此,官府也是大力支持的。 人家来做买卖,买卖还没做成,却把人家给冻死了。 这对朔方县的名声影响不好。 现在,有了解决途径,既能增加百姓的收入,又能解决此事,何乐而不为? 至于相对增加的商人们和百姓之间的利益纠纷和矛盾损失,也是很好解决的。 这些年,在朔方县中,兴建了大量的学院书院。 它们培养出来的弟子,放到官府,正好用这些小事来磨练磨炼。也让这些学子,别成为那‘眼高手低’的书生。 只要用得好,方法合适,很多路,都可以成为成才的途径。 第三,用人之处的增加。 庞大的‘人流量’造就了繁华的商业。去草原作成买卖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