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酒狂  (第1/2页)
    闭门读书十六年,竟是鬼神世界人间道17、酒狂酒楼第二层已围满了人,大多是一些白衣书生,但都衣冠不整,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浓厚的酒气。    方平一闻便知道,这是高浓度的大曲烧酒。    穿越之初,他就想过提炼高度白酒来卖,结果发现这个时空的人早就能制蒸馏酒了。    黄金家族统治大乾之时,蒸馏酒已普及,并迅速风靡大江南北。    到了如今洪武王朝统治之下,酿酒在民间已蔚然成风。    从皇宫里的金茎露、太禧白、长春白等名品,再到民间名酒更层出不穷,稍微有头有脸的士大夫,都喜欢“开局造酒”。    仅洛邑一地便有三十三种自制美酒。    这酒楼柜前挂着的牌子,其上的酒水名目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大乾人的饮酒量十分惊人。    万寿帝王时期,仅河洛省一地,每年造酒曲的原料,就要消耗一百万石小麦。    这些酒曲倘若再用来酿酒,那更要再用掉一千万石米。    而洪武建国之初,太祖收复辽东之战,也不过动用了一百二十万石军粮。造这些酒,足够他老人家打十场仗。    所以说,烧的根本不是酒,而是粮食,是人命。    这些都是方平从方廉早期的文书中看得的,《劝上罢酒疏》使方廉名声大振,成为了“清流”中的佼佼者,更获得了河洛御史一职。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奏章上的建议都不知被抛到哪个旮旯角落去了。    洛邑的酒坊,一个月就要消耗六十万石高粱。    天下承平的年月里,多少粮食就这样“喝”掉。    这一年席卷北方五省的大旱灾,造成至少一千万人的死亡。    而“造酒业”也成了重要的“凶手”。    在饥荒最严重时,大量的粮食却都被酒坊收走。    包括之前羊财主囤积的大量粮食,也都是打算卖给酒坊。    京城里的老爷们,看不见外边的遍地尸骨,造酒牵扯到了他们的“饭银”,所以迟迟不肯禁酒,以至于灾情愈演愈烈……    方平目睹了这场人吃人的悲剧,然而事实上,除去三分之一的天灾外,剩下的全是人祸。    贪污腐败,结党营私,比比皆是。    大乾洪武王朝,已经从内到外,全部烂透了。    众人包围之中,有一狂生直接坐在桌子上,看他长相倒是人模人样的,此刻却是酡颜怒发,手捧着一坛子酒,仰起头“哗啦啦”往脸上倒,更像是在洗澡。    “啪嗒”一声摔了酒坛,狂生怒斥道:“方大人为民请命,却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莫非京城的天官老爷是闭着眼睛办的不成!”    天官老爷,是民间对皇帝的别称。    看来他爹入狱的消息已经传开来了,或许借助仕林的呼声,还能让他全身而退。    方廉作为清流,背后最大的势力就是这群读书人......    “依我看,京城的官,总要比地方官好做!大门一关,尽管歌舞升平,哪管它外边洪水滔天!”    “是极、是极!那群蠹虫只知道捞银子,哪里干过半件人事!”    “好不容易咋们出了个敢为老百姓说话的好官,就要被他们害死了!”    这些白衣书生,趁着酒性,三言两语,群情激愤,一开始还只是骂那些当官的,后来不知是谁开的头,就骂到了皇家。    骂得最有意思的,还得是坐在桌子上那狂生。    “洪武朝历代,便无常人。    太祖好藏人首级,惠帝喜摸瞎鱼。    太宗叔夺侄位,仁宗嗜吃如命,宣宗更是斗得一手好蟋蟀……    英宗自不必说,古往今来叫门天子独此一份。    武宗狎妓也就罢了,还好龙阳,纵欲无度,何其荒唐!    至世宗万寿帝王,更开历朝之先,引妖人入宫,遗祸子孙。    穆宗为后宫殚精竭虑,死而后已。神宗毁天下书院,破败国运。光宗恶疾缠身,必是妖人作祟。    熹宗更是鲁班在世,工部尚书理应让贤......    大乾百载之祸,累至今日。内有妖人当朝,jianian佞结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