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显著提升的家族地位(求月票) (第2/2页)
,总不能让儿子跟着他们种田吧?他们也没想到儿子有这能耐呀。 大家伙儿又把注意力转回李丘泽身上,想听听他怎么回答,哪知这小子突然笑了。 “大伯,我没想去广州啊。” 嗯? 这话一出口,别人还没怎么样,李振林和郑梅芳同时眼珠一瞪,直觉告诉他们,这臭小子又要整幺蛾子了。 “噢?”李振山诧异,指了指小弟两口子,“不是都跟你爸妈说好了吗?” “是啊。可大伯你刚才不也说了吗,那事没什么发展前途,这段时间我也想了挺多的,还是准备……去读书。” “又读书?” 不知为何,听李丘泽这么一说,在场很多人都吓了一跳。 有些人嘴唇翕合,差点就没顺嘴来一句:“你可算了吧!” 你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啊。 这么多年,这么多学校,还不够证明吗? 现在倒也同样证明了你确实有点别的才干,做买卖似乎是一把好手,那就应该沿着这条路好好走下去嘛。 这个社会毕竟与他们当年不同,没读书还不可怕,没钱才是真的可悲。 “读书,上哪儿读?!”李振林没好气地呵斥了一句。 初中读三个学校,高中两个,县里还哪有学校能收你? 郑梅芳也苦笑摇头,不是他们不愿意给孩子读,是真的没地方读了。 “浙江。”李丘泽望向父母,从裤兜里摸出了那张报名表。 “浙江?”所有人都一脸愕然。 李振林上前两步,抓过他手里的纸,低头打量了一番,怔了怔:“技校?” 不少人也跟着凑了上去。 “噢,原来是技校啊。诶你还别说,学门手艺,也是个出路呀。” “不错嘛,难得丘泽现在思想认识上来了,有这个打算,我觉得可以啊,有个一技之长傍身总归是好事。” “名已经报了?八千五百块?” “丘泽,你这……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跟家里商量一下?” “这孩子,你是准备先斩后奏啊。” “我说各位,你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重点,丘泽刚拿出一万给他爸,现在又交了八千五报名……天呐,丘泽,你到底赚了多少钱啊?” “钱”永远是一个醒目的字眼,总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大家一想,是啊,这账有点吓人呀,一个个瞪大眼睛望着李丘泽。 刘志红拍门一拍,他好像忘记打听一件事了,丘泽这家伙当初到底搞了几台玩具车啊? 李丘泽左右一瞥,父母四只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他,不由得讪讪一笑:“没、没多少,给你们一万,交了学费,用得差不多了。” “我信你个鬼!老表,我才发现你这家伙一肚子花花肠子啊!” 刘志红玩得一手好助攻,弄得李丘泽恨不得掐死他,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 “老实交代。”李振林冷冰冰道,至于心里是个什么感受,只有他自己清楚。 李丘泽挠了挠头,他本来瞒着不说,不是要藏私房钱什么的,而是和张杆合计好了,要留点本钱去浙江那边继续滚雪球。 这事能对父母讲? 噢,又要死皮赖脸地去读书,去了又没打算认真读,那去读个鬼啊——他保证他爸会这么说。 现在算是藏不住了。 瞒可以,但当着父母的面骗这事儿,他实在有点做不出。 也只能尬笑着解释道:“我这不是没打算问你们要生活费吗,就留了点,也不多,卡里还有将近一万块吧。” “嘶——” 那是真不多啊! 在场的人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怎么会赚这么多钱?” “丘泽你学电脑就三个月吧,一万加个八千五,再加一万,不是快三万块了,一月赚一万?!” “那买卖能这么赚钱?” 老李家的人暂且不提,酒已经醒了的许峰,都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种十八线小县城,随便摆个地摊,月入上万? 闹呢! 他家一个小机械厂开在那里,每年的纯利润也就三四十万。 大头肯定不在他手里。 本以为自己这种档次的人,来到这样的小地方,完全就是土豪级别,也做好了显摆一番的准备。 现在突然发现,有点显摆不开了。 人家一个十八岁的孩子都月入上万…… “园园,你这个表弟,要搞好关系啊。”他小声对旁边说,“这小子将来绝对不简单。” 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十八岁有这个赚钱能力,那二十八岁,三十八岁,还得了? “我和小舅家的关系一直都挺好的,还不是你……”王园园白了他一眼,埋怨道。 许峰摸了摸脸,之前喝晕了,脑子虽然有点混,但是发生了什么事,还是记得的,眼珠一转道:“不是还要去他家上个门么,到时备点厚礼,化解一下。” 小两口的算盘外人不得而知。 刘志红很满意长辈们的反应,搂着李丘泽的肩膀,与有荣焉,笑嘿嘿道: “不然你们以为我晚上为什么要跟去?就是去考察市场的呀,怎么样,眼光还可以吧?已经敲定了,准备弄它个十辆!” 这时,李丘泽的小姑碰了碰丈夫,适时开口:“我也打算弄个两三辆,反正就是晚上摆一会儿,听说一天能赚好几百呢。” “哟呵,你们都打起了这个心思?” “咋了?有钱还不赚啊?” “哈哈……说的是,这么赚钱的门路,我都动心了。” “来来,丘泽,好好给大伙儿讲讲。” 众人围绕着这个话题议论纷纷,商讨着发财大计。 李丘泽很自然而然地被拉到了中心位置,接受各种咨询,被一众长辈簇拥着。 待遇与李斌这些同辈们,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毕竟他们还在花着父母的钱,而李丘泽呢,却在教他们的父母如何赚钱。 郑梅芳凑到丈夫身旁,不动声色地拽了拽他,后者侧过头,夫妻二人相视一望,都能从对方眼睛里读到一种激动与欣喜。 不过更多的还是欣慰。 若儿如此,也便无所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