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章 做祭 (第1/2页)
李丘泽他们这边也下了雪,还没化完,农村路又不好,以至于出租车没法开到门口。 北方那边管一片地方叫“屯”,南方多叫“组”和“湾”。 他们家就属于小畈村二组,俗名“张湾”。 据说组里最早是老张家的地盘,过去有个地主就姓张,现在也确实有几户张姓人家。 他在进组的岔路口下了车,提着行李箱在原地站了会儿,不远处的坛山已经模样大变,被挖空了一部分,旁边建起两排铁皮房,停着一些工程车辆。 腊月到了这个时节,显然已经放工。 他二姑家的房子早没影了,重新建在哪里在电话里听老妈提过,知道个大概地方,但现在过去估计摸不到门。 踩在黄泥拌着冰碴子的泥泞路上,没几步运动鞋就进水了,冰水浸着脚底板的感觉让人浑身打冷颤,但是这并不能冻僵李丘泽一颗guntang的心。 或许真是心态老了。 以前虽然逢年过节也盼着回家,但实事求是地说,更多的是怀念家乡的风土人情、美食、一起插科打诨的小伙伴,就想着回家怎么浪。 现在不同,远行回家,他最迫切见到的是父母。 走在半路上撞到人了。 “刘婶儿!”李丘泽热情招呼。 对方穿着胶鞋,手里挽着竹篮子,用白布罩着,也不知道去哪里。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说话,错身而过。 那笑容怎么看都不太自然。 这使得李丘泽美好的心情瞬间毁了大半。 他皱眉想了想,大抵上知道了缘故,只是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了吗? 这刘婶儿以前照面还挺热乎的。 现在自己半年没回来,碰上连话都不愿意讲一句? 坛山那边麻骨石开采搞出的事情,显然比他想象中还要严重。 如果乡里乡亲的全变成了这副模样,天知道他爸妈在家受了多少冷眼和委屈。 这样一想着,李丘泽原本挂着笑容的脸颊,逐渐沉了下来。 进小组之后,又遇到几个人,他同样热情打招呼,有些人回了,有些人只是笑笑,有些人干脆当没听见。 进组第一户就是蔡本旺家,在他家鱼塘的侧边,正值早饭点,太阳依稀冒头,农村有些没什么规矩的人家,吃饭总不爱上桌子,喜欢端着碗到处跑。 此时蔡家门前便聚集了不少人。 这种情况以前并不多见,组里很多人不愿和他们家太多往来。 李丘泽看到了他们,他们自然也注意到了李丘泽。 大家只是看着,没人打声招呼什么的。 好像不仅是他家,他父母,连带他也成了臭狗屎。 受过几次冷遇后,李丘泽也就不再去热脸贴冷屁股了。 蔡本旺父子三人端着饭碗,蹲在屋檐底下,笑得一个比一个灿烂。 前面拐个弯,绕过鱼塘一角,便到了自己家。 与蔡本旺家门前的热闹气氛不同,自家门前冷冷清清的,连大门都半掩着。 要知道以前他家门前总是最热闹的。 “爸,妈,我回来了!” 随着李丘泽这一嗓子喊出去,安静的红砖平房里才传来动静,木质的大门从里打开,郑梅芳抢着脚跑出来。 “可算回了!” 李振林紧随其后,手里拎着一饼鞭炮。 “不至于吧。”李丘泽笑道。 “要的要的。”郑梅芳凑到他身边,替他拿过肩上的帆布包,脸上堆满笑容,对着儿子左看右瞧,好像怎么也看不够。 看到儿子精神气十足,没瘦也没黑,别提多开心。 “啪啪啪啪啪……” 鞭炮炸响,碎屑纷飞,空气中腾起大片白雾,鼻尖充斥着火硝的气味。 死气沉沉的老李家仿佛一下有了活力,也有了年味儿。 因为,儿子回来了。 家里也在吃早饭,李丘泽其实不饿,但还是盛了满满一大碗锅巴粥,别看这点黄黄黑黑的汤水,大铁锅煮出来的,那叫一个香。 城里人想吃都吃不到。 就着老妈亲手腌制的小咸菜,李丘泽吃得差点没咬到舌头。 老妈的手艺未必是最好的,可那毕竟是从小吃大的,一种深入骨髓的味道,闭着眼睛李丘泽都能吃出来,没什么比这个更符合他的胃。 包括早上那碗超级豪华的牛rou拉面。 吃到一半时,郑秀梅从厨房里端出一盘酱牛rou。 李丘泽笑道:“这大早上的,也太丰盛了吧。” “没事,今天有。”郑秀梅笑着摆手,示意他赶紧吃。 李振林已经吃好了,点燃一根烟,静静看着儿子,一如既往的不苟言笑,不过那份温暖全在眼神里。 今天奶奶祭日,几个伯姑都会回来,每年今天除了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