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皆是笑话_第十八章 萌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萌芽 (第2/2页)

去了荒原。

    离家四百多个日夜,走遍荒原各处险境,最终在荒原之主寿辰之日,斩杀其女,带回了镇北王府的小公子。

    回家之后,与惊鸿花魁宋珺宓下了一盘棋,一切尽在不言中,少年看似无事带在府中,出了偶尔上街闲逛,便再无任何外出举动,但暗处却搜集着各种关于当年之事的情报。

    诸位兄长珠玉在前,相较而言,少年确实并不出彩,但不要忘记,这种并不出彩,也只是相较于少年自己的诸位兄长而言。

    张麟轩睁开眼眸,眼神冷漠地望向窗外。

    书上有言,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

    有些怒火,承受不住,可是要死人的。

    ------------------------

    寺庙后山有一处石台,光滑如镜,黑衣老僧常常在此打坐参禅。老僧手里时常握有一串黑石念珠,今儿不知怎地却是没有佩戴在身,僧人如往常一般,坐在石台之上,口诵佛经。

    张欣楠站在老僧背后,等着他念经结束。一炷香后,老僧这才起身与背后之人见礼,念了声佛号后,歉意道:“施主在此苦等,贫僧却不能解施主之惑,还望施主见谅。”

    张欣楠淡淡道:“装模做样,还是这般让人作呕。”

    “张施主,您北上之事,贫僧可是未曾参与,您怎么怪也怪不到贫僧头上啊。”老僧面色如常。

    “吃斋念佛,枯坐石台,如此年复一年,可有一天能够真正成佛?”张欣楠问道。

    “吃斋念佛,只为修心,不作其它奢求。”

    “不作他想,便已然是奢求。”

    “贫僧戴罪千年,日后定会将这份因果还了。”

    张欣楠忽然毫无征兆地挥出一道剑气,然后骤然拔地而起,消失在原地。

    “算是一个教训。”老僧耳边回荡着张欣楠的声音。

    光滑如镜的石台表面忽然多了一道裂痕。

    老僧站在原地,双手合十,默念佛号。

    ------------------------

    临近子时,朔方城内的烛火皆是不约而同地熄灭,各家各户在门外挂起一盏半红半白的灯笼,灯笼下面系着一条五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丝带。每年的四月末,朔方城的百姓都会以此来纪念战死在城关之前的诸多北境将士。

    朔方城外清风阵阵,月明星稀。城西百里外,有一座长满荒草的孤坟,逢年过节也一样不会有人来此祭拜。不过今夜倒是有人来此,没有供果纸钱,只带了两壶酒。

    腰间系着一卷古书的书生模样的男人,率先揭了泥封,独自一个坐在坟前饮酒,另一壶酒就放在身侧,似乎再等人来拿。

    片刻之后,荒草沙沙作响,皎洁的月光缓缓照在坟前,书生微微点头示意,然后以一种温和嗓音说道:“酒中放了柳叶,你想喝的话,可以喝两口。”

    有人笑道:“那就喝两口。”

    听声音大概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揭开泥封红纸,痛饮一口,似乎滋味还不错。

    “最近怎么样。”书生问道。

    男子笑着回答:“还算不错,您呢?”

    “还行。”

    两两无言,各自饮酒。

    “值吗?”

    “您为什么总是要纠结这个问题呢?人生于世间,要么混吃等死,碌碌一生,要么总该做点什么,哪里来得值与不值呢。”

    “你认为他能抗住?”

    “一定可以。”男子的语气无比坚定。

    书生摇摇头,微笑道:“有些事暂时还不用他担起责任,三年之内,安稳的日子还是有的。”

    男人点了点头,问道:“最后再问您一件事,赟弟怎么样了?”

    “自有因果造化,来日便见分晓。我会从中安排他们再见一次的,至于两人之间能否相识,看缘分吧。”

    清风阵阵,明月摇曳,月光渐渐消逝,男子点点头,再无言语,随清风明月一同离去。

    荒草孤坟,唯有一人。

    一壶酒已空,一壶酒已失了酒味,书生一人无声离去。

    今番再见,此后再不见矣。

    ---------------------

    张麟轩躺在禅房里已然睡去,明月照在少年枕边,有人静静地看着少年,嗓音温醇道:“以后就是大人了,不要任性,凡事要思而后动,遇事多思量,总归会少犯些错。”

    少年气息平稳,睡得正香,做了个美梦。

    莲花枯萎的泥塘里,有一颗种子正闪着金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