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整风 (第2/3页)
上。 他们身后跟着一个中年人,一脸忐忑不安的陪着笑。 两个衙役转了一圈,回过头,其中一个看着他,仰着脸的道:“别看你平日孝敬我们兄弟不少,今日里,就明摆着告诉你,不得售盐,还有的在两天之内,不高于一分一斤的卖完,不然,就砸你手里。” 中年人吓了一跳,急忙道:“陈大人,这,小人买来可是六分……” 另一个嗤笑一声,道:“你直管卖,等人举告到刑部,顺天府,都察院什么的,他们抓人,封铺子,那是他们的事,你的事,与我们兄弟没有半分关系。” 中年人心里惧怕,上前,从袖子里塞过银子,低声道:“二位,还请给个实话,小人……” 那衙役却不客气的一推他的手,淡淡道:“话,我们说完了,你自己看着办。” 两个衙役说完,径直走了。 中年人愣神,这些官差,平时里可不是这样,那是明目张胆的敲诈勒索,恨不得榨干他,这还是第一次送出去的银子被推回来。 旋即,他吓了一跳,连忙召集伙计过来,低声道:“快,将盐抛出去,哪里高,送到哪里。” 其中一个伙计道:“掌柜,现在外面盐价已经xiele,到三分了,户部处处放盐,没人再高价抢了,估计很快就要跌破一分……” 中年人急了,道:“总有消息慢的,快,带着盐去!快啊!” “是是。”两个伙计连忙应着声,带着盐出门。 城东,长芦盐街。 这里,有一条街的盐铺子,原本被抢光,不得不关门的铺子,陆陆续续的开门。 最大的一家,有两个御史,坐在正堂里,悠闲喝茶。 巡城御史葛珲大马金刀,面色平淡又威严,看着外面户部的盐车,一桶一桶的卸盐。 他身后站着一个半百老者,明显是这家铺子的掌柜。 老者看着那些盐,要是早几天,他能高兴的跳起来,这会儿,满脸苦涩。 户部给的是一分一斤,寻常价格最多也就是这样了,户部还要求他们不得高于一分一斤,这是明摆着吃亏。 但户部‘强卖’,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根本不敢拒绝,何况,还有两个巡城御史坐在正堂。 他僵硬着脸,陪着笑道:“二位大人,您们看,一万斤,小人都收下了……” 葛珲头也不回,忽然啧啧道:“说来,真是奇怪,你这铺子的盐,都是长芦来的吧?长芦那么多人下狱,你这里居然一点事情都没有,靠山够硬的啊……” 谷牣 老者闻言心头滴血,为了保住铺子,他可是大出血,花了一大笔的‘赎罪银’。 葛珲端坐着,道:“内阁,户部,三司都发了公文了,严格限价,你不会让我们为难吧?” 老者刚要说话,就看到一众都察院的衙役,冲入对面的铺子,将掌柜与伙计,全数捆上了,不管他们如何叫喊,直接贴封条。 “看到了吗?”葛珲回头瞥了眼这老头,道:“不听话,就是这个下场,我估计,没有两千两银子,两三年内是出不来了。” 一千两,对于老者来说,以前半年都赚不到,现在就更难了。 他脸角动了动,挤出一丝苦笑,道:“小人明白了。” 葛珲又坐了会一会儿,看着老者交割完毕,将盐都收入仓库,这才施施然起身,拍了拍衣服,道:“以前的孝敬还照数,每个月月底,送到宅子里去。” 说完,也不管老者什么反应,径直就走了。 老者一脸堆笑的将葛珲送了出去,一回头,就满脸怒容,嘴里喷出一堆没人听得见的脏话。 …… 随着朝廷的不断发力,京城的盐价,迅速得到控制,大幅度回落,已然跌到了长芦事发之前。 但这并不能让崇祯满意,第二天一早,他就将七卿在京的叫到乾清宫,一番密授机宜后,六个人,满脸肃然的出了宫。 内阁门前,黄立极与周道登并肩,远远的目送六个人出宫。 周道登见内阁已然完全被架空,看了眼黄立极,欲言又止。 黄立极双手抱在身前,淡淡道:“吏部那份名单,你看过了?” 周道登一怔,转向他,道:“看过了,基本上都是京官,看来,陛下整顿吏治之心很坚决。” 吏部的名单,是一份任免名单,对京中六部九寺的官员进行了任免迁调,涉及大小官吏,一百多人! 这种规模的任免,也就是东林党与阉党权势最盛的时候发生过。 黄立极立着不动,道:“你这孑然一身的,将来若有事,为你说句话的人都没有。” 周道登隐约感觉黄立极是在暗示着什么,心里思索着,并没有接话。 他不朋不党,在酷烈的党争中,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就是看风向,而后是谨言慎行。 他不亲近东林党,不得罪阉党,凡事随大流,不犯错,不得罪人。 黄立极只是说了这一句,等王永光,曹于汴等人背影消失,道:“工部那边正在准备修整两河,你找个机会,去巡视河工吧。” 周道登越发绝对不对劲,道:“元辅,您的意思……” 他还没说完,黄立极已经转身向里面走了。 周道登看着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