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媒 (第1/4页)
义侯庄在西,以张姓为主。后陈庄在东,姓氏是陈与王不分伯仲。 要是放在古代,张公子和陈姑娘可谓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缘分,没有什么小河从两个庄子中间穿过,倒是往南去不远处,有一条青草河。 可惜上游的张公子素来不洗衣服,更莫说往河边去。下游的陈姑娘天性娴敛,除非下雨收衣服,否则无事是绝不出门。 所以,前半生两人从未见过。 本来这后半生,两人大概也是不见的,可怜后陈庄的王媒婆牵了一辈子的红线,临到白了头,却遇上了这么个硬茬。 庄后老陈家的六女儿,名叫陈静,人如其名,乏善可陈,温淑娴静。 眼看着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却因为自己那七弟的媳妇迟迟不愿过门,而一拖再拖到了二十有四。 王媒婆左盘算右盘算,思来想去还是进了老陈家的门,毕竟逢人便说自己“最见不得女大当嫁而不嫁”的金字招牌,不能毁在自己这关系还算不错的老邻居家里。 进门时,老陈正在牛棚里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见王媒婆进来,咧嘴露出一口大黄牙,算是打了个招呼。 陈婆从屋里探头出来,脑袋上缠绕着丝丝缕缕的棉絮,从门帘缝里能看见还未收线的棉被。 “闺女没在家?”王媒婆问道。 陈婆顺手将针线别在腰处的围裙上,将王媒婆拉进了屋,顺势掩上了门,然后压低声音回道:“刚跟她爹生了气,跑大城市打工去了……” “老陈?”王媒婆眉头打了个结,“平常街上人家啐他两口,他都笑着打哈哈,能跟闺女生上啥气?” “不是他跟闺女生气,”陈婆面露难色,“是闺女跟他生气……” “阿静还是阿香?”王媒婆追问道。 “大的那个。”陈婆低下眉头,就要垂泪。 王媒婆听完,眼睛瞪得滚圆,上次她这种表情是听镇上来的几个人在村口供销社闲聊,说有个外国人登上了月球,蹦得老高了,王媒婆插嘴说神仙蹦的当然高,就是不知道外国人用的啥法子求的丹,那几个人当场哄堂大笑。 直到现在,王媒婆也没想明白,为啥外国也有神仙,但她现在遇上更离奇的事情了,老陈家未出阁的姑娘一共有俩,小的叫陈香,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人倒是天真活泼,挺受人待见。大的那个,就是她头疼那个,她暗叫一声老天爷!那个陈静,从小到大听那姑娘说过的话加起来,恐怕不超过十句。 寡言少语的女儿与木讷憨厚的父亲,到底能因为什么生气? “静……是静儿?”王媒婆一手捂着心口,竖起耳朵准备听另一段神仙去往外太空的故事。 果然,陈婆侧倚在床尾,一手抹泪,一手拍着自己的腿,开始念起家家那本难念的经。 原来父女俩是因为嫁妆吵起来的。吃饭前谈到女儿的婚事,开始还是其乐融融,直到说起嫁妆,父亲说喜被只来得及凑够一双,女儿先是不说话,也许是被粗粮噎到,喝了口稀饭,平淡地说道:“按理说嫁闺女出去,娘家总要准备嫁妆,弟媳家什么都不准备也就算了,合着连床被子都要从姑子这里匀过去。” 老陈在闺女面前失了面子,气得吹胡子瞪眼,大骂没良心的赔钱货。 那闺女从小到大都是一副安静的模样,哪曾想有一天嘴里能飞出这么多话来:“彩礼三年前就给了,收的时候脸上笑的可美了,钱放口袋里就又坐地起价,这样的亲家,爹你也忍得下?” 老陈不语。 “当初说去打工给我自己挣嫁妆,到头来这嫁妆又变成了陈安的彩礼钱,就这还不够,连我的被子都要凑上数……”陈静说着开始无声地落泪,眼泪滴在饭桌上,染上点点油污,晕出七色的彩驳。 老陈放下筷子,开始抽起了旱烟。 “从小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全是靠着娘做点小生意,才不至于饿死,”陈静也不擦眼泪,只是梗着脖子继续说,“现在三弟娶个媳妇闹这么大个笑话,我们陈家脊梁骨都要被戳出几个窟窿来,我哪还有脸嫁人?” 老陈被呛得直咳嗽,他有气无力地吼道:“嫁不嫁人这家里都没你的地儿,你给我滚出去!” 于是,陈静又去了大城市。 走的时候正是不冷不热的天气,所以连行李都少的可怜,只要赶上车,就能跑很远很远。 大城市的男男女女都更会打扮,彼时乡下还在花花绿绿,大城市已经开始了经典黑白配的年代。 白衬衣配上黑西裤,无论男女,看起来总是耀眼。 所以陈静回到老家时总觉得格格不入,她的穿着实在不像是村里的丫头。 但是陈静去到大城市依然格格不入,因为她不爱说话,因为她说起话来总带着乡音,而随时又被不知哪个地方的普通话带跑了偏,虽然旁人多是善意的笑,却也真正让她沉默寡言起来。 她像是个没有来处的姑娘,在最美好到分不出什么年纪的年纪,在繁华的大都市里,默默地做着手里的活计,攒着钱,却又不知道攒这些钱拿去干嘛。 看到身边的人谈起了恋爱,口头上或者暗地里的祝福是有,羡慕倒真的谈不上,嫉妒和恨更是无从说起。 逃避媒婆如同逃避命运,却又在深夜里望着远处的灯火通明暗自期待着什么。 陈静出走之后,王媒婆可并没有闲着,她左打听右忙活,终于在心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