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4.枪林弹雨,家书一封抵万金  (第2/2页)
李睿还是要点面子的。    “对了,主子,这里有一封情报署转过来的书信,应该是洛阳来的,具体就不知道是什么内容了,只是说需要您亲自查看。”    赵十二赶紧拿出,刚刚收到的那封书信。    能送到这里的书信,绝对是要紧的东西,不然谁会花费偌大的力气去送一封信?    “嗯,有信?好给我吧。”    李睿接过信封后,头也没抬,一边拆信,一边挥挥手。    “十二,你们下去好好准备,明天可以随机应变,不用拘泥于什么。完成任务并保证兄弟们的安全为第一要务。去吧。”    李睿当然知道这信是谁写的,他也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应付赵十二这些事情了,他要看家书。    上次收到家书还是在第四军的军部,现在差不多也有好几个月了,看来是婵儿那里遇到了什么麻烦?    打发走了赵十二以后,李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书信,当头就是一句:    “夫君,妾身思君,meimei们亦是盼君早归。”    李睿就知道,这是女帝的书信了,能用这口气给自己写信的,除了自己的正房大娘子就没有其他人了。    按耐住对妻子的思念,李睿慢慢的坐在了床头,拿着信继续看了下去。    出于保密的需要,信中并没有太多私房话,也没有署名,女帝只是说,自己的儿子大了,也到了该启蒙读书的年纪。    她现在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给儿子找老师。    至于,大隋的朝政,由于黑山卫    在高句丽、靺鞨、契丹、室韦等国取得的巨大胜利。女帝的威信又提升了许多。    而且,由于方腊的投降,并带领青溪军讨伐不臣,各地报有侥幸心理的反王,要么就响应李睿的号召结束造反,投降朝廷。    要么就被青溪军或者黑山卫第三军剿灭。    于是,一时之间,朝野之中再也没有人对女帝有任何的不臣之心。    女帝的各项政令,在大隋全境更是畅通无阻。    短短半年时间,就已经完全、全面的扭转了,前段时间大隋朝廷的政令不出洛阳城的尴尬局面了。    其实最好的是李睿自己教授,但李睿长期不在帝都洛阳,她也不能让儿子荒废了,于是就请黑山书院的教习先给儿子启蒙。    其他的事情,等李睿回来再商量。    当然,前提是李睿能及时回来,要是李睿还要再外面呆几年,她就要请当朝的一些文臣做儿子的老师了。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帝动用如此机密的通信渠道,不远万里的传讯,就是为了和自己的夫君商量儿子的教育问题。    想必除了女帝有这个大手笔,这也是没谁了。    看了这份家书后,李睿也慢慢的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大儿子,这也快七岁了吧?    古人都早熟,在这个女人十三岁就要嫁人的时代,七岁就已经算是有自己思想的大孩子了吧?    看来,这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要重视起来了。    哎,不能再一味的在外面浪了,这有了子女的牵挂就是不自在啊。    李睿突然反应了过来,自己的女帝媳妇是想自己早点回去了,故意用儿子的教育问题来让自己有所牵绊。    这媳妇太多心眼了,各种套路耍的也是让人防不胜防。    算了,这边的事情结束后就回洛阳吧,不然儿子长大了不认识自己这个父亲,岂不是一个笑话?    至于第一军那边,反正对突厥战略也发生了改变,并不以快速灭亡突厥为目标,那就要秦琼带着高级将领们到洛阳去述职好了。    不对,干脆,召开一个黑山卫全军团以上军官大会,自己在洛阳遥控指挥好了。    想当年,太祖杨坚打江山的时候,也不是亲临前线,而是充分发挥各级军事指挥员的智慧,这才是正道。    相信经过自己这一圈巡视下来,这第四军、第二军以及新建的第六军都无比稳定,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下一步,自己就要加强政治委员制度的建设了。    全国军事、军官大会也要建立成制度化,常态化的体制。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内燃机的原型机已经研制完成。    洛阳黑山工业城已经完成全部升级改造,完全胜任给各部队大量供应各种军火的任务。    而观澜别院的建设也快完工了,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    一旦观澜别院形成了成熟的生产力,李睿完全可以再武装七到八个军,并保证武器弹药的充足供应。    那时,也就是李睿对全世界露出獠牙的时候了。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