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备受冷落的刑部 (第1/2页)
殿内的将军们都是率性的汉子,真情从不掩饰,老泪纵横了半天,终于被女帝哭笑不得的打断。 闹哄哄的金銮殿肃静下来,陆开源这才宣读下一个预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部这些年发明了不少利国利民的重器,政绩可圈可点,对于工部此前请求户部拨款的公文,户部,全部批准。” 什么,全部批准? 工部尚书徐开渠跌跌撞撞的出了人群,一把拉住陆开源的衣袖:“陆大人,你是说工部的项目,你全都批了?” 陆开源扯了扯袖子,没扯动,也不敢再扯,这可是官袍,可不能扯坏,点了点头道:“对,全部都批了,包括灵舟战舰项目,包括傀儡军团项目,还有那些杂七杂八的项目,你们工部随便折腾,所需的银钱我们户部一律提供。” 徐开渠喜极而泣,他本身就是一名炼器大师,技术狂人,对于搞项目无比热衷。 他脑子里有很多创新的点子,但苦于这些年,户部一直在拖后腿,没有给足他们银钱,所以有些想法,一直无法落地实施。 但是现在,终于好起来了呀。 徐开渠眼神渴望的看向上首女帝,户部这一关已经过了,只要陛下点头同意,那么他的项目就可以开工了。 女帝对陆开源非常信任,对于他奏折上的提议,女帝全部同意,也不怕陆开源耍手脚,因为拨款的事宜,会由内阁跟进处理。 女帝点了点头:“工部的项目,朕批了,户部会马上拨款,不要珍惜钱财,该花的地方就花,朕只有一个要求,尽快出成果。”女帝语气重重的强调道。 徐开渠躬身拜倒:“老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女帝点了点头。 陆开源继续宣读自己的财政计划。 “巡城司请求户部拨款,扩充三千人的编制,以便更好保护皇城,批准。” “礼部请求户部拨款,用于和大燕高官进行酒桌外交,批准。” “黑冰台请求户部拨款,用于扩充黑冰卫,呃,这个,批准。” 黑冰台是监视文武百官的组织,如同悬在百官头上的一把刀,这把刀已经够锋利了,看着就让人胆寒,没必要再扩充了吧。 六部官员有心想驳回这项提议,但又想到,这黑冰台是女帝的亲卫,反对这项提议,就是驳了女帝的面子。 自己刚刚被许诺了好处,还没有落袋为安,万一女帝生气反悔的话,那样就不好了。 考虑到这种可能性,朝廷百官想了想,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 全票通过。 继续下一条。 “御史台请求户部拨款,扩大御史台的队伍,争取给每县都配备一名言官,监督百官言行,纠察官场风气,让大周的官员人人洁身自好,人人都是清流。” 闻言的朝廷百官撇撇嘴,还人人洁身自好? 人人自危还差不多。 这御史台就是一群喷子,看到不合眼的就开喷。 衣领没整理好,纽扣没系好,都可能成为这群喷子借题发挥的鲜活素材。 要是每县都配备一名言官,整天给县里的官员指手画脚,那这基层的工作还要不要干呢? 吏部尚书上官追日反对道:“陛下,朝廷中枢已经设有御史台,御史台监察朝廷百官,朝廷官员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老臣们亲身践行言官倡导的准则,下面的底层官员自然会上行下效,无需再给他们增设言官。” 御史大夫范中丞不同意了,快步走出行列,向女帝据理力争:“陛下,大周官员多达十万,御史台却不足百人,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言官就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官员的作为,给朝廷官员查漏补缺。” “朝廷官员多达十万,难免有些尸位素餐的害群之马,陛下不能指望他们会主动见贤思齐,必须给他增设一面镜子,关照他们的所作所为。” 上官追日看向范中丞,反对道:“御史大夫,你说的尸位素餐之人,我朝自古以来便有京察制度,如果他们政绩不达标,惹得民怨沸腾,我们也会有贬谪以及罢官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实在是没有必要增设言官。” “京察制度,只能筛选出一些手段不高明的害群之马,有的官员他们篡改政绩,粉饰民怨,欺上瞒下,甚至是贿赂上级,以至于官官相护,京察制度又能如何能得知他们的作为?我认为,必须在他们身边安插言官,时时刻刻注意他们的言行举动。”范中丞大人言辞激烈道。 上官追日淡淡道:“你的意思是,大周自立国以来便定立的京察制度,形同虚设是吧?” “嘶~”好大一顶帽子。 范中丞看向女帝,焦急道:“陛下,老臣没有这个意思,吏部尚书他在诽谤我,他在诽谤我啊。” 女帝执政三年,朝廷上的刀光剑影,她经历了不少,处理起来相当有经验。 女帝压了压手道:“好了,两位卿家的政见不同,但出发点都是在于利国,朕考虑过了,每个县都派遣言官的话,的确不太可行,但言官的作用巨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