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第1/1页)
那是2015年10月份,当时社会风气已经卷起来了,投出去的简历回音虽然多但待遇不怎么样。选择虽然多但是都不是好选择。不是好选择就是代表钱不多。 另外一家上市企业的高管就直接问我,你和基石企业是不是有仇恨?有仇恨我非常欢迎,这代表能很好的为我的企业效力。 我想了想,觉得和基石领导的恩怨不用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展现。这不符合我的做事风格,就婉拒了。 另外我有老同事介绍我去一家同行公司,规模不大但年头够久。纯工资收入谈到了9300块,不含其他补贴。哥哥帮我算账一个月毛估估有了一万五左右。 我又重新拎着箱子,回到了上海。和上次不同,这次和我同行的还有哥哥。回上海以后,每个月哥哥都会从杭城来上海看我,有时候我们去唱K有时候去吃饭有时候去健身。 我恢复得很好,只是因为服药我迅速的有了人生第一次发胖。然后开始了和肥胖对抗的七年,我一定能战胜肥胖。除了发胖这件事不随人意,其他都好。日子不紧不慢又充满希望。 但很快我就不满足于这家企业的工作了。 2014年阿里上市造福了一批员工,当时我已经蠢蠢欲动。但我从传统行业转互联网行业缺少经验。当时的我还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实现路径,缺少方法和规划。 然而我在基石企业的另一个同事欢,目标非常明确的要跳去阿里。于是她提早辞职出来去了一号店,在一号店呆了一年后跳槽去了阿里。路径是曲折的,结果是完美的。 后来我到杭城,小光和我还有欢,我们三个人在马老师的HHB酒吧里聊这段经历,我能理解她的特斯拉和住宅怎么来的。她的思路很清晰且工作非常辛苦。 同时领导给了消息,基石企业要并购我所在的公司,于是半年后(赶在并购前)我识趣的离开了。 这次我跳到一家互联网公司,也是老同事介绍。完美又平安的度过了一年。在家电巨头上班的同学帮助我签了家电行业某几个巨头企业。 那几年我表面风平浪静,却没有一天不在关注基石企业,一点小动作就能左右我的情绪。放在现在哪怕基石企业在我所在的城市上空放无人机空中秀,哪怕内容是我喜欢的明星,我内心都波澜不惊。那段揪心纠结的日子,彻底结束了。 那些曾经你以为要请进生命里的人,再见也不过是陌生人。那些曾经你以为会念念不忘意气难平的事,到最后也不过笑笑不了了之。那些曾经你以为会耿耿于怀刻骨铭心的痛,现在看了就像被蚊子叮了个包,并无大碍。 七年不长,但我的内心已经日月换新天,沧海化桑田。据说八年的时间可以让一个人的全身细胞都换一遍,就像我现在,前尘往事好似大梦一场。都随风去了。 当时再痛苦,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熬熬很快我们全家就迎来了喜事。所以啊,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有乐观的心态,要相信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那就一定会越过越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