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打擂 (第1/2页)
明弈的突然而至令赵慕很是高兴,他一连三天笑不拢嘴,下人们总能看到侯爷在某个没人的角落里突然大笑起来;他还亲自为明弈安排住处,凡是生活所需用度,均是侯府最高标准。 一日午后,两人正在院中饮茶,赵慕喝完一杯后长叹一口气,道:“只恨未能早与明兄弟相识!” 明弈微笑道:“相遇是缘,缘分到了自然会遇到。” 恰好下人来报赵慕的两位公子回家,赵慕便唤人把公子带来。没多久,侯爷夫人陈氏带来了两个男孩,长得一般模样,原来是一对双胞胎。 赵慕指着明弈对两个孩子道:“这是你们的明叔叔。” 两个孩子恭恭敬敬地给明弈磕头,道:“明叔叔好。” 明弈忙扶起二人。 赵慕对两个孩子道:“你们去先生那里一月有余,都看了哪些书?学了哪些道理?回头我可要考你们,你们先两个坐在一旁,我和你们明叔叔有话要说。” 两个孩子道了声“是”,便坐在了亭外。 赵慕对明弈道:“明兄弟,想我先祖荣德公,随神宗东征西伐、驰骋天下,是何等的威风潇洒?自神宗赐荣德公陆阳侯一爵,到我赵慕一辈,已历十二世,只可惜家风不再,一代不如一代,如今只落得一个空享爵禄、苟图衣食的境地,我愧对列祖列宗啊!” 说着,赵慕掩面哭泣起来。 明弈安慰道:“大宋暗弱,不尚武力,武将军官多有此感,侯爷不必过多自责。” 赵慕摇头,指着两个孩子道:“子孙后辈吃惯了锦衣玉食,便再不愿上马执枪。一个武学世家,传到今日,竟再无一人精于武艺!纵使这次有明兄弟相助,让陆阳侯府免受灾祸,那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明弈问道:“那曾闻侯府三次蝉联拜剑大会魁首,却又是何故?” 赵慕道:“实不相瞒,过去一位武林前辈曾在府里住了三十年。拜剑大会十年一次,他便帮了侯府三次,他武功高强,只要有他一出手,便没有不是第一的道理。只可惜这位前辈平日里只好喝酒,从不问他事。他初到侯府时,我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童,等到我继任爵位、他离开之时,对他的事情还是知之甚少。” 明弈看着那两个男孩,不过十来岁的样子,嘴角一扬,心中已然明了,便道:“若侯爷不嫌弃,我愿意在侯府多住一些时日,将我的功夫传授给二位公子。” 赵慕连忙起身便拜,道:“若是如此,那便是侯府之大幸!”他又转身对两个孩子道:“雪儿、霁儿,快来拜见师父!” 两个孩子又是跪在地上,向明弈恭恭敬敬地行李道:“赵雪、赵霁,见过师父!” 明弈扶起二人,笑道:“两位公子冰雪聪明、仪表不俗,日后必成大器。” 那日起,赵雪、赵霁二人便代替他们父亲,时时刻刻缠着明弈。 明弈见二人对武学如此积极,不仅听话认真,而且所授基础功都能飞速练会,心中不禁奇道:陆阳侯一脉果真是习武之才,我若倾囊相授,二十年后,难保武林中不会又多了一对英杰。 才练了十天基本功和一套拳法,明弈便找来两把木剑丢给二人,道:“我看二位公子天资过人,又长得健硕,从明日起,我便教你们使剑,如何?” 赵雪、赵霁一听到能够使剑,两眼直冒光,一个劲地向明弈磕头,不停道:“多谢师父,多谢师父!” 明弈拉他们起身,又道:“不过有一点须叫你们知道,我并非师出名门,所使剑法路数混杂——也上不了什么台面。日后你们使剑,若旁人问起剑法名称、传剑者何人,你们只需说是看别人使剑胡乱学的几招几式便行,既无人相授,也没有招式名称……你们可清楚?” 看着明弈认真的表情,两人点了点头,道:“谨遵师父教诲。” 一转眼又是十日,这天赵慕走进后院,只见两个孩子正跟着明弈学剑,明弈远远见赵慕来了,便让两人自己练习,然后向赵慕走过去。 明弈道:“侯爷找我?” 赵慕邀他在亭子中坐下,给两人都倒上一杯茶,示意明弈喝水。明弈举杯一饮而尽,而赵慕把玩着茶杯,却没有喝。 “明兄弟,”赵慕突然开口道,“你到我府上也已经二十五日了,终日只是陪两个孩子练剑,从不见你有任何事务,你来临安是否……” 明弈忙道:“侯爷所托,不敢懈怠,我漂泊在外,自然也没有什么闲事缠身。” 赵慕笑道:“我就想问你在临安有没有什么朋友,看你整日在府里太闷了,想叫你多出去走动走动。” 明弈微微一笑,道:“未曾请侯爷示下,因此不敢擅自离开。” 赵慕道:“明兄弟这是哪里话?侯府便是你的家,进出随意,今日不妨便出去逛逛吧。” 明弈心道:侯爷似乎有意让我出府,想来是有些事情不能叫我知道,也罢,便出去走走吧,顺道去花谷看看。 明弈拱手道:“那就多谢侯爷了。” 吃完午饭,明弈便离开了陆阳侯府。 陆阳侯府所在的永安巷,住的清一色都是大户人家、豪门望族,是以街道上人烟稀少,楼宇间万籁俱静。 出了永安巷,便是临安西边的朱雀大街,这里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与永安巷可谓是天差地别。 明弈顺着人流往西走,不一时就到了一处宽敞的场坝,几百号人围在场坝的一角,明弈心中好奇,走近一听时,原来是一个武术班子在此处卖艺。 明弈心道:都说江南人最见过世面,这种小儿把戏有何好看的? 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便要走,刚一转头,左肩就被人用硬物敲打了一下,再回过头来,眼前站着一个年轻男子,一身白色锦缎,手握石玉画扇,看得出来是一位富家子弟。 只听那人笑道:“兄台何故叹气?你若觉得他们不行,便掀了他们的场子,这才叫做好玩。” 明弈微笑,道:“阁下见笑了。我与他们并无过节,何必去结下梁子呢?” “哦?”那人道:“那恐怕兄台并不知道这擂台是何作用是吧?” 明弈道:“江湖儿女,卖艺挣钱,还有何用?” 那人摇摇画扇,道:“非也。听兄台口音似乎不是临安人……即是如此,不知道也难怪。” 明弈拱手道:“在下明弈,还望公子赐教。” 那人道:“不敢当,不敢当。我叫陈度安,明兄不知这擂台的用处,请随我看。” 顺着陈度安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擂台的西南角挂着一张锦帆,上面写着“拜剑预试”四个字。 陈度安道:“每十年一次的拜剑大会,本来只是朝廷用来削藩撤爵的手段;从上一届开始,皇城司还请了少林、华山、五湖、丐帮几个大门派共赴拜剑大会;谁知这一届开始,不论你是大门派还是小门派,皇城司都请了个遍。而这个擂台,本是给与会的门派切磋试底所用的,现在倒成了为那些来凑热闹的小门小派准备的。” 明弈往那擂台上细细望去,才发现确实是几个武林好手在比试。 他不禁眉头一皱,心道:皇城司此举不善,莫不是要借着教宝的名字…… 明弈回过头来对陈度安道:“原来如此,多谢陈兄弟相告。” 陈度安道:“明兄客行临安,何不上台露两手,赢那皇城司预先准备好的二十四坛好酒,也算留得一个纪念。” 明弈看向主台那边,果然摆放着几个酒坛子,想来应该是共取二十四个小门派参会,眼下还剩六坛。 明弈回头笑道:“陈兄弟又怎知我定会武功?又如何赢得那好酒?” 陈度安摇头道:“不确定。但若果真遇着一位武林高手,岂不是福缘幸事耶?” 明弈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