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饮马川上(上) (第4/4页)
约定好了,日后结伴闯荡江湖,若是混出名堂,我们就叫做‘平湖双剑’,让世间的恶人听了心惊胆裂!” 陆适庸的脸上,洋溢着向往与期待,显然少年的师父没有告诉他江湖的另一面。 “我和你师父商议许久,决定看看你到底有没有资格成为大侠。” 贺连城的这句话,令徐延摸不着头脑。 “什么意思?” 贺连城微微一笑,先将怀中的那两本书用油布裹了,又取下身后的长剑。 “这书剑,你师父和我想让你送去一个地方。” “老贺,你......” 贺连城一把扯住徐延的衣袖,仍旧面含微笑着说道:“若是你能将这三件宝贝带去钦州,把它们完好无缺地交到一个名叫宋远知的伯伯手里,那你师父今后便许可外出闯荡,再不约束你。” “真的?”陆适庸很是期待,匆忙接过书剑,好似生怕徐延反悔。 “记着,这些都是无比贵重的宝物,你务必要保管仔细、顺利送达。” “这...这两本书也是宝物?” “是。” “这两本书我从小就看,连上面的招式都会耍呢,就是其中一本的最后一页师父不许我看,”陆适庸挠挠头,又转眼盯向了那柄宝剑:“这两本书算不得啥神秘的宝物,倒是这剑......” 比起这柄寒光凛凛的宝剑,陆适庸认为怀中那两本略显破旧的剑法,实在很难与“贵重”、“宝物”等说辞挂钩。 “你中意这剑?” “是。” 正如良将遇美人,大贤求才女,只一眼,那柄宝剑便深深烙印在陆适庸的心中。其实,打徐延从梁巫山的洞xue中把它取出后,少年的心思与目光便全被这柄神兵利器所吸引,以至于时不时会窥看一眼,仿佛怕被人抢走。 “这剑太过招摇,最好还是裹着。” 贺连城的话,陆适庸听不懂,毕竟不更世事的他还不明白“怀璧之罪”的道理。 “师父......” 陆适庸紧握着手中的宝剑,像是扛下了沉重的担子。 “去吧......” 当徐延说出这句话时,贺连城也终于安下心来,脸上的笑容也将这两天压在面目上的颓态一扫而光。 “自饮马川南走便是丹洋湖,湖中有以鱼蟹为生的一对兄弟,哥哥叫做郜忠,弟弟叫做郜顺,你将这块腰牌拿给他们看,他们自会寻船助你入海去往钦州。” “徒儿记下了,师父!” 陆适庸的回答很是坚定,他仍然相信这次只是一个简单的考验。 “早去早回,我和贺伯伯就在这...这饮马川上等你......” 临别行礼,陆适庸的头叩得格外响,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师父、独自出行。 “臭小子,磨磨唧唧的,还不快滚!” 陆适庸眼含热泪,但他不敢哭,因为徐延不许。 但少年不知,背对自己的师父,却早已泪流满面。 又是一阵恼人的寒风,似乎将陆适庸远去的步伐催得更快了。 “老徐,”贺连城将腰牌还给了徐延,神态一下子就放松下来:“这兜兜转转了十六年,恍惚间,竟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老贺,你还是......” “江南两路有不少官员识得我的模样,我陪在他身旁,岂不是增添凶险?” “适庸他心思单纯、心性善良,只怕......” “枣...枣木村的一场大火,早将尸身烧得难以辨识,谁又会怀疑到一个陌生的少年身上......” 徐延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这位并肩多年的老友。 “我去做了,倒也省下你去了受罪,”贺连城呆呆地望着双手,惨笑道:“老夫早就背负一身的骂名,手中再平添些杀孽也算不得什么。” “老贺,你......” “其实在枣木村,我就想好了自己的后路。”贺连城抬起头,望着天边飘来的一朵孤云,微笑道:“到了下面,任凭阎王爷收拾便是,再痛再狠的刑罚我贺连城一人受着!” 呼啸的寒风里,夹杂着一声声烈马的嘶鸣。 “他们来了。” 徐延又满是担忧地向身后望了一眼。 “放心吧,那小子福大命大,这点小灾小难绊不倒他,”贺连城缓缓蹲下身子,飞速解开包袱:“你我不可能护佑他一辈子;他如今长大了,就说刚刚那执剑的模样,是不是像极了当年的你我?” 徐延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他很感激老友的宽慰。 “这么多年过去了,终于能够脱去那身狗皮,”贺连城耸了耸肩,顺手拍去了落在衣衫上的枯草:“这衣服穿着还是非常合身。” “能穿着这身赴死,也算无有遗憾了......” 虽同是鹏运服,但两人衣衫的纹饰却与孔老三等人的不同,不仅两肩的翼翅更大更精致,就连胸前都多了大鹏鸟的绣纹。 徐延身上那只用红线刺出的,唤作赤鹏,而贺连城身上用蓝线刺出的,则唤作青鹏。 寒风一吹,鹏运服随风飘摆,两人胸前的大鹏仿佛正在奋力鼓翅,马上就要扶摇直上、冲入云端...... “这十六年来,我未曾睡过一个安稳觉,”贺连城猛地抽出励翼剑,比划了两下后又道:“此战过后,老子便倒头睡他娘的,谁也别想把老子叫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