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2 莫对世道失望 (第2/2页)
声片刻后响起。 半个时辰后,监牢中才恢复安静。 刘宣贵随手丢掉一根布满荆棘的长鞭,接过下属的白布,擦了擦满是血迹的双手。 紧接着又是一笔银两被下属隐蔽塞来。 这是这个月的“酬劳”。一般都是附近街道商户的供奉钱,因为徐长乐好事人的身份,这几个月倒是少了许多。 刘宣贵默默走出大牢,在门口呼出一口长气,双手摩擦袖中那堆叠而起的白银,积郁的心情消散不少,渐渐流露出一丝微笑。 赵大人喝醉时常跟他说,为官者常要三思,思危,思退,还有个思什么他忘了,赵大人常吹嘘自己官场混了数十载,虽然只是个县令,但好歹也算半个京官,就是靠着这个道理。 刘宣不懂,但自己也知道一个道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像他这种小鱼小虾米,身材面容身世学问无一可观之处,泥泞之中的土狗摸爬滚打,不择手段,贪心无度那是常事。 比这更过分的事情多了去,抢乞丐的饭碗活路,夺妓,女的身子银子,怎么让自己舒坦就怎么活,至于别人如何活法,能不能活关他屁事。 算计人,琢磨人,谋害人,刘宣贵自认自己就是活的这个路子,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得到赵大人的欣赏,稳坐子湖衙门捕头一职那么多年。 如果还有机会,他还会这样一步一步的朝着最上头爬去,如今好事人的徐大人就是这么一个天大的机会... 想到这里,刘宣贵突然陷入沉思。 平日里遇见的那些大人,无论多大的官,自己再怎么也能琢磨出个对方的一二脾性,自认看人极准。 但唯一看不透的徐大人,甚至自己都无法揣测出他的想法。 平日一起喝茶喝酒,对方向来荤素不忌,聊天侃大山,但刘宣贵在这个圆滑的外表之下,却查看不到丝毫人性之真迹,宛如黑洞。 像是他做了这种违禁的事,若是个未经事实的楞雏,八成将他惩处一番,然后就得掘地三尺也要 挖出真凶来。 可徐长乐却同意了。 刘宣贵心头敬畏更重,自言自语。 “徐大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呐....” 徐长乐还在茶摊之上老神在在的坐着,神情慵懒,轻声哼唱着。 时间流逝,茶摊人渐渐变少。 “大人的声音真好听。”茶摊老板娘忙里偷闲来,微笑说道。 妇人其实身材一般,面容一般,略显白净,无出奇之处,除了那嗓音,黄雀一般动人。 “认识我?” “认识....听他们说,大人是刚调来子湖衙门的大人物。” “所以刚才的话你都听到了?”徐长乐突然询问。 妇人抿起嘴,随后闭口不言。 “莫对这个世道失望。”徐长乐抿了口茶,似乎还想说些什么。 妇人神色怅然,“普通人,能够平安的活着,就是莫大的好事。” 京都内的百姓,相比其他处,已算极好。 再跟那伙现在还居住在避风亭的难民相比,现在的日子就很是美好了。 有盼头,能赚些银两,继续活着。 “以前我一直信奉有罪必究,哪样的理由都不能成为犯罪的借口。” 徐长乐轻声说道:“但现在却改变了些想法,分明是这个世道不对,跟她们有什么关系?” 老板娘低眉顺眼,内心却暗叹一声,心想你让他人去做那等逼人认罪的事情,哪怕那人是个大jianian大恶之人,似乎也没有资格说这些话。 这些所谓大人,按照他们的说法,爱面子又要里子,太假。 “那案子其实很简单,我并非不能破,而是不想破。”徐长乐认真道。 妇人没有说话。 徐长乐一笑置之, “那赌徒死在这条街尾,死时喉咙处有一种京都极为稀少的香菜残叶,发现是某种食物混合的残渣,这种香菜作为辅料,清单溢香,但在京都却很少见。” “我找了很多家早点铺子....” 徐长乐出口便算平地起惊雷,看着自己眼前吃剩的残粥碎屑,轻笑道:“发现其实就在眼前,还是唯一的一家。” 刹那间,空气间死一般的寂静。 生性本就老实纯善的妇人身躯一颤,一直提心吊胆的秘密被解开,眼眶泛红。 她摇摇欲坠,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不知道为何没有辩驳。 “大人,我....” 徐长乐看向远处街道的风景,突然挥手打断对方,微笑道: “一个做尽偏门下三滥的赌徒,跟一个老实摆摊养育三个孩子的可怜妇人,我不想去探究其中瓜葛,因为类似的事情看得太多,知道的太多。” “我也不会说此事做错或者说得太过,毕竟感同身受这事,古今难有。” “仅仅想杀人这个念头,对寻常老百姓而言,其实就已经很难了,得多大的绝望和仇恨?” “但律法不外乎人情,既然这件事阴差阳错已经有了结果,那我也本来就不是个负责的好人,现在更不是读书人,刘宣贵又找出了犯人,那我就只是在这里喝茶付钱,也仅仅就是如此了。” 他起身,丢下几枚铜钱,转身离开。 “大人今日为何来此。”妇人高声询问。 徐长乐拍拍屁股,没有回头,打趣道:“让你把心放下来,又要让你心怀敬畏,别把自己当聪明人,把上面的人当傻子,很累的。” 妇人双眼通红,只能不停道谢。 徐长乐摆了摆手。 那句话他没说完,但妇人已经知道。 莫对世道失望。 终究还没那么坏。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