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8.进关,说书人  (第1/1页)
    陈洛自然不知左轻衣心中所想。    他要是知道监考的陛下就是天天在他庄园里蹭饭的老姐,绝对不敢参加考试!    哪有把老板怒骂一通,又去老板公司上班的道理?    此时正值二月中旬。    天渐暖。    百鸟争鸣,生机盎然。    周国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    一座关隘前,两匹上好的灵驹出现在这里。    灵驹上的两人自然是陈洛与王斯了。    两人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因为没有导航,很多地方交通不便,仅有一份不大精准的地图。    问了好些人才摸到这个地方。    陈洛和王斯皆一脸疲惫。    不过在看到这座关隘后,疲惫一扫而空。    王斯激动地指着前方几里外的关隘,道:“老弟,看到前面的关口没有,过了那个关口,咱们马上就到阳州了!”    陈洛瞥了王斯一眼:“老王,你不是说你经常去阳州吗,怎么连路都记不清?”    “哼,老夫这不是想考考你吗。”    王斯一脸尴尬。    他虽经常在阳州和青州间往来,可要么乘坐飞舟,要么有随从带路。    骑着灵驹单枪匹马来还是头一遭。    他哪里记得路啊!    他可是一国丞相,让他干车夫干的活,那不是掉价么!    不过到了这座关隘前,一切都好说了。    这地方王斯常来,路线记得非常清楚。    前方的关口叫做武门关。    位于禹州北侧,被称作阳州的门户。    地势险要,乃从南向北入阳州的必经之地!    武门关西接横岭,东临绝涧,南依天堑,北濒江河,道路狭窄。    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王斯给陈洛介绍武门关的同时,陈洛自己也在观察。    武门关和前世的函谷关差不多,左右两边皆是连绵起伏的山岭。    只有从这个地方才能进入阳州。    此时乃申时,下午四五点的时刻。    太阳马上就要落山。    灵驹跑了一天,急需进食。    两人也需要休息。    陈洛两人不再迟疑,将旌节拿给守城的官兵看过后,很顺利进了关内。    旌节是出门在外的凭信,和身份证的作用一样。    持有旌节,方可入城。    入了关,两人出现在一座城市中。    这座城市名为武门城。    武门城比大名城还要大许多,城内非常繁华。    很多参加殿试的考生路过武门城时,都会选择停留一晚。    两人停在一家书店前。    王斯一脸神秘给陈洛说道:“老弟,先别急着住店,老夫去买点书,咱们拜访一位老友,今晚就住他家。”    “是谁啊?”陈洛下意识问道。    “去了就知道了。”    王斯揪着自己的山羊胡,笑着不肯说。    说起来,这人和王斯颇有渊源。    他能有今天的成就,此人功不可没。    只是后来发生一点事,此人被波及到,不得不离开了朝堂。    一晃多年未见,王斯竟颇为想念。    正好路过武门城,王斯决定带陈洛拜会此人。    陈洛微微点头,再次暗叹老王人脉广泛。    禹州这地方也有熟人。    这下又省了住店的钱。    王斯进店买书时,陈洛靠在书店门口,目光却在大街上巡视。    武门城街道很宽,很多百姓在门口摆摊,出售货物。    百姓们卖的大多是自家做的小吃。    陈洛买了一个米糕。    嗯,不如大名城卖的香甜。    像包子、烧烤、甜豆腐脑自然是没有的。    大名城的小吃传到这里的成本太高,根本没有机会。    陈洛把米糕吃完,结果还不见王斯出来。    他等的着急。    正好书店旁边是个酒坊,陈洛进去坐了一会儿。    要了一壶酒,一碟小菜。    总共50文钱。    酒是用粮食酿造出来的,有点浑浊。    菜就是一点榨菜,连rou沫都没有。    这要是搁大名城,十文钱都不值。    偏偏酒坊的人吃的挺香!    因为没别的吃的!    陈洛琢磨着,他要是在这地方随便开一家小饭馆,将洛凤庄里的小吃做出来,很轻松就能将武门城的客人全招揽进去。    最后想想还是算了。    他怕被人打。    酒坊最里间还有几位说书人。    每说一段故事,都会出来讨些赏钱。    不能让人白嫖不是?    大周开国以来,知识还未普及开来。    很多地方时不时还有降卒造反。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为了控制思想,公共场合严禁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发牢sao。    偶语者弃市!    说书人更是严令禁止!    后来,周国稳定下来。    女帝陛下放宽了要求。    允许说书人讲书。    毕竟也要给知识人一个赚钱的门路不是?    但说书人必须在规定的场合说书,比如酒坊、饭馆、旅店这类地方。    绝不允许占用百姓耕作的时间。    时间上也有要求,每天早午晚各一个时辰。    说书的内容也必须是歌颂陛下功绩、赞扬大周百姓这些。    可以说是将思想控制到了极致。    这也是对百姓的保护。    不控制思想,文化水平低的百姓很容易受到他人蛊惑。    一段故事讲完,酒坊里面的说书人又讲了一段。    “话说五十年前,陛下率兵攻打楚国,王信将军直言50万大军即可攻下楚国,结果楚国能人辈出,顽强抵抗,我军损失惨重……”    “就在我军撤退时,又中了楚军的埋伏,连王信将军也差点阵亡……”    “关键时刻,陛下神兵天降,从天上落下来,一个巴掌拍出去,想杀害王信将军的敌人立刻吐血而死……”    “陛下又是一掌,掌握上百座城池的楚国也化作飞灰,连个人影都没留下!”    “就这样,和我大周摩擦不断的楚国很顺利成为了我大周的疆土。”    说书人绘声绘色,三言两语间,将陛下描述成了神仙一般的人物。    “好!”    一段故事讲完,酒坊里传来阵阵喝彩声。    酒坊里有十几个人,大部分都参加过军入过伍,有些人手上还沾了一两名敌人的鲜血。    听到说书人宣扬陛下的伟绩,心里热血沸腾起来。    恨不得再次上阵杀敌!    没过多久,一位身躯佝偻,满头银发的说书人走了出来。    身边还跟着一位乖巧可爱的少女。    两人手里皆捧着一个陶碗:“说书不易,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老大爷,我这次出门没带多少钱,下次一定给你。”    有人说道。    结果马上被身边的好友瞪了一眼:“瞎说什么!老大爷讲这么好,在下替你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