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争月冠,较量!2 (第1/2页)
今年参赛的皇子与臣子一共五十人。 一个月前举行过一场预赛,从中胜出进入慕云会的是三十六人。 慕云会共有问律、策兵、骑枪、步射、骑射、剑术、夺射等七个赛项。 问律与策兵需笔墨作答,属文试,已经在三日前完卷。 从中又选出十八人。 只有这十八人才能参加今日的校场武试。 究竟谁能夺得月冠,就要看今日慕云会上的比试结果。 第一场为骑枪比试。 先是两人一组,各骑马上,手执长枪,互有防守,刺中计点,先取五点者为胜。 落马者即刻判败。 迟凛与另一小将对战,一杆长枪倒也轻灵多变,先取了五点,胜出。 胜出的八人再次分为四组比试。 这次迟凛的对手是怀化大将军费横长子中辅长史费谊。 费谊长枪舞开,气势逼人,迟凛被他先取了两点。 宁葭两手捏着拳头,紧张地盯着两人战况。 好在迟凛调整气息,谨慎应付,最终先取到五点,胜出。 宁葭方才舒开眉头,吐出一口长长的气来。 因天玄道长在场,榆儿不敢露了形迹,是以颇为规矩,时不时望着宁葭暗暗发笑。 第二场是步射比试。 一组六人,六个箭垛于四丈外排开。 弓为两石。 预赛时还只是一石弓。 这两石弓之重,常人便是拉弦也拉不动,哪还敢谈射靶。 第一组六人上场,就有四人臂颤箭晃,勉强出箭。 太子熙肃倒稳稳端住了弓。 熙肃手中弓弦几乎满张,箭去如疾风。一共六枝箭,两枝正中靶心,其他四枝偏度各不相同。 立于熙肃左侧的是丞相萧谨三子文典枢吏萧恒期,他六枝箭中有两只偏靶心五寸,三枝仅中边缘、一枝落空。 第二组中能射中箭靶的只有三人,射中靶心的一个也没有了。 榆儿看得直摇头,这些皇子公孙修为也忒不济,这两石弓便如此之难了吗? 第三组,迟凛终于上场了。 宁葭一双眼睛便只盯着他。 榆儿望望迟凛手里的两石弓,暗暗为他担心:该不是连弓也举不稳哦…… 发令官锦旗一挥,赛场上的六人就搭箭举弓。 那几个手颤的弓尚未举起,却有两枝箭已经一前一后流星般射了出去。 两枝箭都是正中靶心。 一枝是辅国大将军蒙匡三子齐武校尉蒙翰振之箭。 另一枝就是迟凛的箭。 方才骑枪比试比的是灵巧与临战反应,而且毕竟都是皇子公孙,大家都还彼此顾忌,其实差距并不是很明显。 但这场两石弓的步射,可是实打实地一场修为深浅的比拼。 榆儿第一次见迟凛如此身手,倒真是吃了一惊。 天地日月浩养灵秀之气,世间万物皆承天地之气蕴而生。 万物之气蕴禀赋虽各个不同,但无论是世间之人还是草木鸟兽,只要修为得法、勤以琢磨,将所承之气蕴生发自如、随心驱运,其所蕴含之力其实是无穷尽的。 看来迟凛气蕴修为颇有所得。 宁葭已是满面欢喜,嘴角含笑。 榆儿看了看宁葭,心中暗笑。 六枝箭射完,迟凛与蒙翰振皆是三枝箭正中靶心,其他三枝箭微偏,两人可谓旗鼓相当。 第三场便是骑射。 即是骑在马背上,马在校场划定的区域内奔跑,人在马背上拉弓射箭,瞄准靶心。 这个准头可比步射要难多了。 选用的是一石弓。 前三场结束之后会做一次评判,选出六名优胜者。 只有这六名优胜者才能进入下一场剑术比试。 而在剑术比试会再决出三名优胜,进入最终的夺射比试——月冠争夺战。 迟凛在前两场表现优异,但是否能进入剑术比试,这场骑射也至关重要。 芳容紧张得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举到胸前,像在拜菩萨似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