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8 高祖武皇帝与他的七位夫人们(正文完结) (第1/3页)
成为反派世子之后正文卷288“高祖武皇帝与他的七位夫人们”这一战,最为激烈。 天地变化间,紫金山脉整个地壳都被击毁重塑。 连绵群峰被战斗余波给一一摧毁。 紫金山在此役后彻底消失。 后世人们只知道金陵城旁有一处武神遗迹,似谷地、若丘陵,又像是一处乱石堆,灵力聚集、煞气昂然,乃是王朝禁地,由皇室专门派军队把守。 但没有人会想到,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会是一座连绵不绝、巍峨壮伟的群峰山脉。 而这种结果,还是在两人早已将战场转移至异空间进行后的余波影响。 这一战很短暂。 两人真正的交手,不过匆匆数个刹那罢了。 于凡人的眼里,更是才不到半天时间、两个时辰。 这一战又很漫长。 只有交手的那两人知道,他们已经在神识之中,穿梭古今,从蛮荒战斗至未来。 久远到从生命诞生于大陆之初,到更久远的未来大陆颠覆、世间种族更换。 这一战,是最后一位武神与最后一位仙尊之间的战斗。 但最终的结果…… 还是武神赢了。 当一切归于宁静之时, 叶长天、李灭陵、南川越、张春华、易秋月、赵玲珑等人,率领着镇北军士,试图前去紫金山顶。 他们发觉眼前的一切早已变化。 紫金山脉不复存在。 整个大地一片焦黑。 碎石、山木等各种说不出的东西,杂糅在一起,组成了一大片看不见尽头的之地形。 赵普瑞已死,彻彻底底的死亡。 不死不灭的躯体,永生的灵魂,都在此刻消散于这世间,回馈着这世间被其吸取的本元。 玉锏的碎片随风飞扬,这是最后的一根复仇玉锏。 摄政王的金冠蟒服也已经多处破损,看得见其蟒服之下有力的线条肌rou,更有了一种破损的力量之美。 他立于此处,身形高挑而气场强大。 就像是—— 烈焰过境,但黑色大地上唯留有一棵挺拔的参天青松。 …… 见到摄政王平安无事、得胜而归。 张春华、易秋月二女当即热泪盈眶,她们立刻上前,左右拥抱住了摄政王。 摄政王也是一愣。 静静感受着怀里两种截然不同的清香与柔软。 ……不过自己好像也不是头一次一回抱住两位美人了。 叶长天、赵玲珑等其余人,也都是在此刻上前。 其中,赵玲珑的手里,还提领着皇爷的首级。 她与张春华原本准备一同上山支援摄政王,但却是正好遇见了退避山顶战斗的皇爷、吴大长老等人。 赵玲珑当然还记得,就是眼前这个面具人,亲手杀死了收养自己的老铁匠! 当即便是出手,与皇爷在紫金山腰激烈交手了起来。 吴大长老等武者想要保护皇爷。 张春华则是拔出寒光匕首,将他们全部于瞬息间杀死。 本还想再出手帮助赵玲珑,但谁知,赵玲珑已经是解决了战斗,皇爷的首级被其亲手撕扯了下来。 张春华一愣,怪不得王上会认其当义妹,当真是猛人一枚! 二人正欲继续上山,却又遇见了下山而来的叶长天等三人。 在叶长天三人的极力劝阻下,又有山顶的惊天动地的战斗余波传来,张春华二人也是知晓自己或许真的帮不上什么忙。 便是 同意一起撤离紫金山。 尔后,易秋月召集而来的高级密探,以及叶、李、南三人带领来的镇北军士,皆是撤离出紫金山。 众人退避至远处观望紫金山顶的战斗。 直至此刻, 万籁俱寂, 战斗结束。 摄政王来到了高处,在众人视线之下,他高举手中利刃,露出了如刀锋一般的锐利微笑,向众人宣布道—— …… …… 这一战之后。 大乾国都迁至燕北,金陵降为陪都。 承业元年。 五月初。 摄政王以大乾皇帝赵元宏的名义,颁布圣旨,发往了平西、定南两王。 圣旨中声称——女干相妖师已除,两位藩王也应当平熄战火、止兵撤退。 并在其中要求二王上交封地、臣服于新的燕北朝廷。 平西、定南二王大怒。 他们深感镇北王反复无常,背叛了藩王联盟、违背了当初三分天下的承诺,自然也是不会接受圣旨。 于是南方藩王们的也就彻底演变成了。 平西王吴温文更是当即提出了联合吐蕃、东金,组建一个。 定南王耿鸿诚响应,两王同时向吐蕃、东金派遣使者。 吐蕃、东金积极回应。 那一日。 南方云贵之地,洛水河上,四王会盟。 平西王、定南王、吐蕃王以及东金王太后的代表,于此组建,谋划一同攻克大乾、击杀摄政王严无鹭。 会盟之日。 大乾摄政王,竟然亦是来到此处。 摄政王是这一方世界意志的代表。 只要他想,他就能洞悉这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切事情。 而武神的绝对实力,更是让四王毫无反击之力,轻易生擒了三王以及东金代表。 气势汹汹的四王会盟,于顷刻间被摄政王瓦解。 摄政王本可以在随手间砍下平西王吴温文以及定南王耿鸿诚二人的头颅。 但他想起了当初同在金陵的日子,又想到了后来的多次合作。 摄政王软禁了两王于燕北,剥夺了他们的封号以及各种权力,但仍是以王爵之位以礼相待。 失去了王的领导。 平西王、定南王的军队,被轻易击败,摄政王的军队进驻两王封地。 承业元年,十月末。 云贵、百越之地,全部归于大乾摄政王的统辖。 大乾故地,归于一统。 …… 西夷吐蕃。 在吐蕃王被生擒之后, 吐蕃国内高层获悉的详细情况,惊诧于大乾摄政王竟是已然到达了传说中的武神级别! 吐蕃群臣惶恐,当即派遣使团前来表示臣服,只求能够放吐蕃王归去。 尔后,更是有西夷圣佛阿摩罗,前来向摄政王为止战、为吐蕃而游说求情。 就阿摩罗的个性,竟是会为了止战而求情,摄政王是不信的。 想来,多是为了吐蕃而来。 但阿摩罗,也算是摄政王如今为数不多的故友。 这个面子,总还是要给的。 而且,吐蕃之地,高原艰苦,比之北疆还要闭塞迷信,生活习性也与中原大不相同,统治成本极高。 摄政王答应接纳吐蕃为大乾的附属国,如西金一般,年年 朝贡,贸易往来。 并且,同意让吐蕃拥有着比西金更高的独立自治权力。 吐蕃欣然接受,迎回吐蕃王之后,便是当即上奏国书归附于大乾摄政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