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佛道之争  (第2/2页)
以是精神。    法相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道法的一种。    因为道包罗万物。”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根据道教经典所说,在佛教的最高境界:法身和真心之上,    还有更高的境界。    而这个境界便是道法自然。”    一席话毕!    灵霄殿内鸦雀无声。    众仙皆是被其论道所折服。仔细地体悟着他话中真谛。    更有甚者竟然就地突破到了更高的境界。    半晌后!    “好!好!好!真是精彩绝伦。    金先生将我道家思想阐述的淋漓尽致。    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今日乃是西王母大寿,金先生可谓是送了一份大礼啊。”    玉帝高兴地拍手道:“金先生赠送如此大礼,不知金母可有赏赐,赐予金先生。”    “赏赐?既然玉帝如此赏识金先生。    那还是由你来行赏吧。”西王母说道。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金鳞是她请来的。    由玉帝行赏,自然比她自己行赏,更加有份量。    不然,岂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    “好!那就封金先生为博元天尊。掌管天地道典。”    “谢玉帝圣恩!”金鳞慌忙道谢。    金鳞正欲退下,只见惠岸上前抱拳道:“听天尊一席话,小僧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只是我还有一事相讯。”    此时的木吒却是谦逊了许多。    “惠岸行者但问无妨!”金鳞道。    “道教经典博大精深,如若小僧想要研读,    不知需从哪部经典开始?”    金鳞沉思片刻道:“《庄子》又名南华经,你可从庄子开始。    也可从《老子》开始。    因为,庄子是对老子学说的补充。    如果说《老子》一书是经典,那么《庄子》一书则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发展和补充。    老庄留下的文字很少,特别是老子仅仅五千言。    这与汗牛充栋的佛经相比,可谓是少之又少。    虽然如此,但却句句是纲领、字字是真经,    只有认真研读,方能领悟其中精髓。    《庄子》、《归藏》、《黄帝四经》、《老子》等著。    是华夏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你若感兴趣。也可尽数参详。”    “多谢天尊指点!”木吒道。    “木吒徒儿,你且过来。”观世音语重心长道:“当年我与诸位师兄弃道从佛,的确令人诟病。    怪只怪当年的慈航,对于道法的领悟太过浅显。    而佛教却又专精于心法修行。方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但是,佛、道殊途同归,你也不必太过拘泥于流派。”    “哈哈!”    一直未曾说话的太上老君笑道:“论辈分,观音你该叫我一声师伯,我也就倚老卖老,直言不讳了。    当年封神大战,九曲黄河阵,十二金仙。    尽数被诛!而佛教法门,注重心法,正是你等重铸元神的绝佳之选。    观音有此选择,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师伯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弟子多年心蒂一朝解除。    他日更上一层,定当拜谢师伯。”观世音感激道。    金鳞看着众仙,彼此间坦诚相待。    知道他此行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    正在此时!    “咯咯!”    一道熟悉的娇笑声响起:“小仙有一疑问。不知天尊可否赐教?”    金鳞定睛一瞧,说话者一袭黑裙,身段婀娜,头上云鬓高耸,玉颈颀长,生有倾国倾城之姿,比之月宫嫦娥,更是不遑多让。    黑裙女子面带微笑,但是那笑容在金鳞看来,却是有些诡异。    黑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素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