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公开的秘密不等于秘密的公开!(求订阅) (第2/2页)
/br> “大秦何以去安下?!” 扶苏满脸不安。 他切实的感受到了危机。 以往就算听到地方有事,他也并未放在心上,秦军之威早已传遍下,但秦军之根基在关中,眼下关中如此虚浮,一旦生出动乱,势必会殃及军队,到时大秦岂非危险了? 军队不稳,下何安? 而且对下形势了解越多,他越发深刻了解到,六国贵族的复辟大潮必然到来,关中跟关东势必会有一次决战。 若真到了那,关中却连十万兵都拉不出来。 这又如何去安定下? 扶苏思绪翻涌,心中满是惶恐。 嵇恒面色镇定,他抬眼看了看扶苏,微微颔首,扶苏能洞悉这么多,已很是不错,但还是带着一股‘匠气’,也有些过于相信地方官员给出的资料了,这些数据或许没错,但关东人老秦人又岂能这么轻易两分? 嵇恒将酒壶放下,缓缓道:“我不知这些数据来自何处,想必是来自地方官员,亦或者直接来自丞相府。” “但就我而言,这些数字不客观。” “也缺乏服力。” “或许老秦人消散的确存在。” “也很是严重。” “但过于强调老秦人跟关东,未必没有包藏祸心。” 闻言。 扶苏却是一怔。 他正襟危坐,肃然倾听着。 嵇恒道:“数字的确不会骗人,但记录数据的人,或者向你数字的人,却未必不会骗人。” “因而要有自己的甄别能力。” “诚然,老秦人这些年征发很是夸张。”
“但老秦人如何定义。” “如何划分?” “谁人定义,又谁人区分?” “关中腹地及秦国最先立足的陇西,这部分为嬴秦部族,自当属于老秦人,但关中其他地方呢?像伱所的巴蜀、关外呢?这些地方的秦人算不算老秦人?” “又以什么为区分,时间?为秦吞并的长久?” “亦或者其他?” 扶苏默然。 他在心中想了想,给不出依据。 嵇恒笑了笑,道:“做不出区分的,评定是随心的。” “对于嬴秦部族来讲,除了嬴姓一脉的人,实则都是‘新秦人’,而对西河巴蜀等郡的人来讲,他们之内被秦吞并的,都是‘新秦人’,若以始皇上位时来讲,关东之人皆为‘新秦人’。” “但始皇在位近三十六年。” “秦占据南郡、上党等郡,远比一扫下来的早。” “这些人又如何算?” “新旧秦人之分,其实是利益博弈。” “有的人在借此为自身招徕权力,争取利益,而这样的情况,大秦其实已发生过。” “逐客令跟谏逐客疏!” 闻言。 扶苏瞳孔陡然一缩。 他其实听得迷迷糊糊,但在听到逐客令跟谏逐客令后,瞬间想清楚了原委。 一下反应了过来。 嵇恒道:“始皇初掌权时,曾下发过逐客令。” “逐关东官吏。” “而当时逐客令一下,秦国官府近乎瘫痪,原因便在于‘秦’‘客’难分,当时咸阳官员,有三四成是关东人士,而官吏中更有五六成是关东人士,逐客令下,关东人士全部被驱逐出了秦国。” “是故咸阳各官署成了瘸子瞎子。” “公务瘫痪,许多事直接乱的没有头绪,也没有人能及时理顺。” “逐客令逐的是关东人士。” “但关东人士如何区分,却是模棱两可。” “客居的算关东人士,入秦定居的算吗?还有昔年亡国的文明风华之邦,譬如鲁国、宋国、越国、吴国、薛国等等,这些人为关东出身,但早已亡国,故千里迢迢入秦仕秦,寻个差事,这些人算关东人士吗?” “百年时间,因为秦国强盛,加之秦国广泛吸收关东人口,入秦的关东人口高达上百万。” “逐客令下却一律归为了关东人士。” “最终结果你也知道了。” “逐客令下,秦廷乱成一团,官署彻底瘫痪。” “不过数日,始皇就废除了逐客令,更是下令让军队拦阻离秦官吏人口,并给予优待以收拢士心。” “眼下其实是同样道理。” “你心中可以有新旧秦人之分,但不能主动出来,更不能以此为依据,去做厚此薄蹦举措,因为你控制不住这个度的,一旦开了新旧秦人之口,下面的官吏只会根据对自己有利与否,选择性去执行,最终情况只会不断恶化。” “老秦饶确遭遇了诸多不公,你身为大秦长公子,就算心中有波动有担忧,但也只能以‘秦人’为念。” “以‘秦人’的角度去改变、去解决,而非是片面的划定新老秦人。” “扶苏,你需记住。” “公开的秘密不等于秘密的公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