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任与资格  (第1/1页)
    最近遇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同事家小区物业不作为,业主们准备搞个业委会然后把物业赶走自己干,我看他们那个群里搞的还有模有样感觉都快搞成了,同事也很上心这件事,这破事他聊天的时候说给我们听了然后想听听我们的看法,我们观点很多,大部分都是不怎么赞成了,因为这件事不是很靠谱,但是他们的物业确实不太行。我们的建议大概就这几种如建议搞的,不建议搞的,直接换物业的,打电话投诉的,不交物业费的等等。因为我们都只是吃瓜群众,说的也都是很中庸,建设性的建议没几个,因为毕竟和我们关系不大,说错了话又得罪人没必要。    我也帮他分析了一下几种情况,如搞业委会的人专业吗?上百万的物业费交给业委会你们放心吗?业委会有能力或者说有什么权利去解决你们遇到的问题?业委会的成员怎么选的?工资定多少合适?他说他也不清楚先走走看,看什么情况之后再说,我又问成立了就要交钱你交吗?他说如果搞成了先看看搞的怎么样好就交,后面我就找借口走了因为我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了再聊就没意思了。    那些问题没一个是好解决的,或者说物业不作为这件事就很难解决,投诉都很难,因为他有无数的借口,而且借口还都很合理,这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什么情况。    物业本身的工作无非就是处理小区公共区域卫生,基本的安全保障,邻里关系的协调,公共资源的保养与维修,水电费代缴,基本上就是这些,这些事看起来都很简单,实际cao作起来也不复杂,但是好的物业和一般的物业差距就特别大,这些活完全就是看物业人员靠不靠谱的,打个比方我去管一个几栋楼的小区,一年给我十万我就能做的有模有样,给我一百万我也能花的完,还都能让你们无话可说。    我个人感觉啊,除非说物业单纯的收了费用什么事都不做的那种,只要他把卫生处理好,外来人员登记一下其他的都差不多就行了,因为换物业首先很麻烦,而且不能保证换的就能怎么样,业委会就更不用说了,物业好歹还能投诉一下,业委会谁去监管呢?比如我主管业委会把我全家老小几十口都安排进去谁又能拿我怎么样呢?我花钱需要向谁报备吗?我就请几个阿姨搞搞卫生然后把垃圾处理了别的都不搞谁又能说我什么呢?高薪且无一点难度。    业委会这种业主成立的机构,本身因为缺乏监管,自主性太强,因为现代人流通太大,邻里之间彼此很陌生不熟悉,我不认为能有几个人有能力能玩的转,业委会的前提是业主们互相了解大概情况,就像上一辈的农村人他们十里八乡人家长里短都或多或少的知道点,他们搞业委会很轻松,我们搞就不太行,不是说我们人不行,而是我们这些业主只不过是住在一起,其他的一概不知,我们没有最基础的信任,这样业委会谈何搞起?就凭在群里喊几句口号?    再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件,我在网上看到安南国byd员工罢工事件,这件事非常有意思,我联想到小马在啤酒国建厂搞了一年地基都没打好,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是厂方考虑不周,实际上背后的情况很值得吃瓜。    起因是当地工人感觉工资太低,饭补不够且食堂饭菜不行,夜班制度也不合理于是在领到工资之后几百人集体罢工要求改善待遇,这出发点是好的,要求也很合理,byd也低头处理了,工人获得了胜利,圆满解决。可是啊,byd会怎么想?其他潜在的可能会来办厂的怎么想?    安南去年的贸易出口为三千三百六十三亿,进口为三千三百二十二亿,顺差仅四十亿……你们知道是什么概念吗?我们光一个阿里就纳税五百多亿!    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去办厂就是赏口饭给他们吃,因为我们最近的外贸环境不是很好,很多的厂家看中了安南的外贸环境让后到当地办厂,在国内生产然后拉到当地组装成品伪装成当地产品然后出口西方,包括很多的西方公司都是在我们境内生产然后拉到安南组装的,典型的就有小苹果,出发点无非就是规避贸易制裁而已。    了解了这些再看看这次事件是不是很搞笑,那些无利不起早的厂家为什么不再当地生产然后直接出口呢?为什么非得在我们这里生产好了再拉过去组装呢?原因很简单,当地生产不了,没别的就因为他们不行。    待遇的前提是要有本事且很难被替代,一个连组装水平都不行的地方还有资格要待遇?(他们的组装水平真的不行这玩意查一下很简单)而且南亚一串小国外贸环境都不错,安南还很容易被替代,这种情况下当地的工人工资还一直水涨船高合理吗?待遇你们配吗?    这次事件个人感觉byd占主要责任,我还是那句话当地工人你们配吗?这次byd嫌换地方麻烦满足了他们,下次呢?当地人本身是没什么错的,要求也合理,但是啊,我们是谁?我们让你吃苦你还得感谢我们给你这个机会!真拿自己当回事了啊?我们走了你们连这个吃苦的资格都没有!    我父母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只能在土里刨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种地他们别无选择,直到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基建系统,加上大力扶持教育,有相对充足的资源和合理的招商引资政策,来多少厂我们都接的住,然后从组装开始一步步代工到自主化。他们有这些其中一项吗?连个耳机都生产不了的地方谈什么待遇啊?    说个题外话,安南近些年是出了不少理科大学生,但没有多少匹配的就业机会,因为重工业体系他们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