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末世帝君  (第1/2页)
    翼华大怒,也不管敌不敌的过,奋不顾身追了上去。可是,黑袍人速度更快,四五个起落之后,影子模糊,踪影尽失。    她忿恨地坐在草地上,失去目标,心酸欲泪,只得忍住。这一停下来,顿觉心慌意乱,不适之感犹如泉涌,无枷质灵的弊处袒露无遗。    她知道,自质士大赛结束以来,虽未曾费心思于修行,但质力依然在提升。对于别人来说求之不得,可之于无枷质灵却如飞来横祸。过甚的质力,会如同脱缰野马,把人拖向死亡深渊。好比一个人的心脏,如果过多营养摄入,无力承担,只会骤停,而无益处。    翼华赶忙施展行卧法,方才止住质灵泉涌一般的质力,如此撑持了一日一夜方才恢复行动。深深捏了把汗,心里不禁感谢道春真人,他这法子对于一般人来说意义不大,可却几次三番拯自己于危难之中。    随意找了个方向漫行,来到一个镇子,却听见一条爆炸性的消息。    潼关竟被义军攻陷,整个关中尽入李闯囊中,而孙传庭亦在潼关战死,大明王朝在西北的最后一副家当被消灭。    翼华听了这个消息,极为愕然,思虑良久,想明白了黑袍人的居心。其并不管官军生死,只想通过战争,令朝石汲取亡灵之气,以便达成自己的目的。    而郏县之役中,黑袍人汲取了亡灵之气后弃官军而去,那些为红芒左右了的士兵只不过透支了身体机能,红芒撤去,立即打回原形。等青泉道人回到义军之中,立时明白过来,展开反攻,官军精锐尽失,又如何能敌,败亡已然注定。    想至此,翼华不置与否,世外之人本不该干预世中之事,尤其关系大局的决定性事件。眼下义军必定东征,京城危矣,大明江山能不能保得住可就难说了。    义军行动迅速,正月刚过便东征BJ。翼华嵌入义军之中,一路势如破竹,三月便攻至BJ城下。    她有一种感觉,那黑袍人还在京城之中,趁夜入城。依据前往周首辅家打探消息,不料其却已为皇帝杀了,想必皇帝也恼他所进之物非为祥瑞,实乃凶兆。    义军兵临城下,城中人心惶惶,各个衙门店铺关门紧锁。翼华心性大发,不知皇宫大院的崇祯皇帝如何了,当即摸入皇宫,且瞧一瞧末世帝君是何风采。    进入皇宫,发觉宫中也乱了起来,唯独紫禁城灯火通明,当即前往。    翼华从暗处瞧见,皇帝端坐正位,摆了一桌宴席,皇后娘娘皇子公主尽在其中。皇帝冷冷地道:“江山残破至此,社稷倾覆,都是朕的过错。但外朝的大臣们各怀私心,不肯为国为民哪怕尽一点忠心,实在可恨。眼下,山河破碎,大祸旋踵即至,朕及汝等名节不可失。汝等先朕一步而去,朕亦在不久追随汝等。”    闻此末世之言,诸人不禁哭泣起来。皇帝身旁的周皇后此时忍不住道:“夫君呐,你就是不听我的劝,你别忘了,咱南京还有一个家啊,咱们应该早早地南迁呐。”    皇帝苦笑,心想:“朕当然知道,可外朝那些王八蛋不让朕走,朕又有什么办法。”    宴席也没一人动筷,一番话下来,各自回宫去了。    熬至深夜,送走皇子,但除皇后悬梁自尽外,其余各宫殊无动静,皇帝黯然。他离开皇后寝宫,当先来到一名姓王的妃嫔寝宫。王姓妃子平日深得皇帝宠爱,斟了一杯酒给皇帝,两句话之间却哭哭啼啼起来,言语之中恋生惧死。    皇帝心里窝了一口气,忽地拔出剑来,一剑刺死了她。他又来到其他妃嫔寝宫,再不废话,纷纷一剑刺死。    颤颤巍巍地来到两个公主的寝宫,宫门打开,长公主面无人色却端坐在床上,而二女儿却瑟瑟发抖地躲在墙角。    不知为何,皇帝不敢直视大女儿的眼睛,只呼唤二女儿小名——“平儿,过来,来父皇这儿。”    她忽听父皇变回平日那个慈爱父亲,心中升起暖意,恐惧去了不少,便蹒跚跑向皇帝。皇帝却闭着眼睛杀死了女儿,泪水终于从他眼中流淌下来,转而视向大女儿。其却一点不惊不躁,所藏唯有冷漠。    手中之剑不由颤抖,但还是斫向她,利剑劈下,却是断了她左臂。鲜血汩汩,皇帝恻隐之心升起,可转念一想,与其让她受苦一世,不如解脱,来世别生在帝王家。    再度挥砍,这下势必一剑封喉,却忽听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