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赵家族地 (第2/2页)
音讯。 就如余闲。 他已经离开南宫家近十年,曾经与他相识相熟的人,大概都以为他已经死在了途中。 至于为什么他们活得这么辛苦,却不去凡俗界爽一把。 余闲以个人经验总结出了几个理由。 一个是吹牛的多,行动的少。 就算都是摆烂,但大多数人也有间歇性的雄心壮志。 不是谁都能像他一样直接一摆到底,肯拿着全部积蓄,冒着生命危急也要去凡俗界爽一把。 实话实说,他当时纯粹是被逼急了。 堂堂穿越者,整天被人吆五喝六,呼来喝去,动不动就践踏他的尊严,指着他鼻子骂他痴心妄想,一辈子混不出人样来。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算要死,也得先尝尝当大爷的滋味。 然后他就到了越国。 另一个就是那些去凡俗界的修士,几乎就没有再回来的。 去凡俗界更像众多底层修士口中的一个安慰,类似于大学生会说今年再混不出人样来就回老家考编。 但谁知道他们在凡俗界是不是真的当大爷。 甚至被凡人给干掉了也不一定。
有未知,就有恐惧。 再一个就是他们心中还抱有一丝期望,这片大地上,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传说出现。 或许好运下一刻降临到自己身上。 真要去了凡俗界,那么就真的一辈子都无法翻身了。 当然,开挂的人排除在外。 言归正传,余闲如今要去的赵家族地与南宫家的情况相仿。 大约在八十年前,赵家还是距离上阳城五百里外,生存在赵家沟的一个小小练气家族。 赵家沟有一道不入阶的灵脉,赵家历经数代辛苦,才开辟出十几亩灵田,勉强供养着数位练气修士,抵抗各种天灾人祸。 直到上阳城举办了一场升仙会,目的是选取有资质的少男少女上山去服侍真人。 赵老祖当时是赵家中资质最优秀的族人,恰好又符合条件。 于是当代族长力排众议,举族之力,支持他去了上阳城,赵老祖便是在那时得了仙缘,入了上阳山。 后来赵老祖突破筑基境界,又得到丹阳真人赏识,不忘家族恩惠,对于赵家尽力扶持,使得赵家一举成为上阳城新晋八大修仙世家之一。 然而赵家并未全族迁往上阳城,反而将大部分族人留在了族地。 上阳城用来培养精英,族地作为家族的基本盘,用来壮大家族血脉。 其余世家也基本是这个模式。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一个家族的本能。 在余闲想来,赵老祖让他到赵家族地坐镇,还许诺给他五成收益,更多的可能还是希望他能护住赵家的血脉传承。 毕竟赵老祖没有分身之术。 以他的身份,也不可能擅离职守,亲自坐镇族地,所以才迫切需要一个筑基级别的战力。 约莫两个时辰后。 远远就见到一个好似白玉小碗般倒扣在山谷处的光罩,光罩内是鳞次栉比,富丽堂皇的房屋楼舍,就像山中浮现的海市蜃楼。 余闲动作一顿,一旁的赵诗雯面露喜色道: “那就是赵家沟,我们赵家的族地了。” “我先下去让他们打开阵法,以免引起误会。” 此赵家沟非最初的赵家沟,而是赵家后来夺了一个小门派的一阶上品灵脉所建。 发展得久了,后人便只知新赵家沟,不知老赵家沟在何处了。 “不用。” 只见赤芒当空落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