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侣助我长生_第二一八章 入局(6.5k,上月四百月票加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一八章 入局(6.5k,上月四百月票加更) (第4/4页)

,让萤火绽放,让黑夜长明。

    于是大同会出现了。

    不知道楚府主关注过没有,凡是与我们大同会接触的修士多是时日无多,临近大限的老修士。

    我们给他一个希望,便是想让其能够绽放更大的光辉。”

    楚府主道:“此事我之前还觉得奇怪,最近与大同会牵扯的那些金丹真人以前的身份多是临近大限的老修士。

    不过楚某仍是疑惑,这些老修士基本上已是潜力耗尽,才无法突破,不知大同会有何办法,能够让他们突破金丹的几率大增。

    要是此事涉及大同会的机密,白会长就当我了句醉话。”

    余闲神秘一笑道:“这下能够为修士提高突破几率的方式就那么几种,难道楚府主会猜不到?”

    楚府主了然点头,了句题外话。

    “难怪最近几年万宝商会的高阶妖丹变得有些供不应求起来。”

    外道金丹之法,玄阳宗自然也会。

    而主材料也八九不离十,不是人族金丹,就要妖族妖丹。

    当然,也有用其他异族内丹的,但终究人妖两族才是主流,其他的外道金丹之法,都是众,研究的人不多。

    “不过楚某还有一事不明,请白会长解答。”

    “请。”

    “大同会志向高远,愿意支持一些临近大限的修士突破,自然是好事。

    但不知阁下是否考虑过这么多的金丹真人出现,会对当地原本的秩序造成强大的冲击。

    如今我自然还能为大同会隐瞒一二。

    可如果大同会无法约束会众,让当地秩序失控,就会引来更高层的注意。

    那时候反而容易造成高层间的冲突,生灵涂炭不可避免,是否有违大同会的本意?”

    余闲知道重头戏来了。

    大同会与楚府主的矛盾就是一旦失控,容易造成倾覆的威胁,容易连累他本人。

    所以想要搞定楚府主,光凭一时的恩情交易肯定无法长久。

    只有让楚府主感觉不到威胁,乃至能够为他输送利益,他才能主动为大同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楚府主多虑了,大同会的发展从不会从当地吸血,而是掠夺异族以壮大自身。

    因此我来玄阳境的第一站就选择了望舒府,因为簇与万妖山脉接壤。

    无垠的万妖山脉就是大同会的粮仓。

    所以楚府主不必担心他们会出现什么问题。

    当然,如果一旦有人违反大同会的规矩,主动在当地胡闹,不用楚府主开口,我们便会主动处置了他们。

    大同会的目的是与人交友,不是交恶。

    正是秉持这种信念,我们大同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甚至吸引诸多尊者主动加入。

    时间会验证一切,到时候楚府主就会发现今日的决定是多么正确。”

    余闲面有自傲之色,仿佛真有个信念崇高的大同会存在一般。

    毕竟想要骗过别人,首先就得骗过自己。

    楚府主果真动容,他略作沉吟,忽的问道:

    “听大同会讲究等价交换,如果楚某想要求得元婴机缘,又需要付出何等代价?”

    余闲摇头道:“世间只听过外道金丹,却无外道元婴。

    如要求元婴机缘,楚府主何必舍近求远,玄阳宗虽无尊者坐镇,却也传承久远,难道还无法满足楚府主?”

    楚府主苦笑:“玄阳宗虽大,但如楚某一样的修士何止一二,楚某又无妖孽赋,又怎能要求宗门厚待于我。”

    当年的他只是预备真传,离真传终究差了一层。

    这差的一层就代表了宗门准备的化婴灵物,凝婴机缘,他们都没有资格染指。

    元婴真君是宗门的真正上层,代表了未来宗门命运走向的人物,一向是僧多粥少。

    除却当之无愧的真传弟子之外,其他人想要一份元婴机缘,无不需要披荆斩棘,打败无数竞争对手。

    被下放至望舒府城的他毫无疑问是竞争失败了。

    余闲没想到楚府主人老心不老,都快四百岁的人了,还想着化婴突破呢。

    嗯,好像想想也有道理,都这个年纪了,再不突破,活个大几十年也就到了快嗝屁的时间。

    不过他有要求就好啊。

    没点要求,他还怎么吊着他。

    只需要再给他安稳发展个几十年,再搞百来个假丹真人,不定他就突破元婴,也就不在乎楚府主和玄阳宗的态度了。

    于是余闲沉默片刻,缓缓点头道:

    “楚府主所求,我明白了,只是元婴机缘太过珍贵,我也无法给出保证。

    不过如果楚府主愿意相信我的话,最多五十年,待到大同会在玄阳境立足,我就能为楚府主寻来一个获取元婴机缘的机会。”

    见余闲没有大包大揽,还隐晦地提出了条件,楚府主反而信了几分。

    毕竟他也没全指望大同会,不过是到时候多个选择而已。

    当然,前提是大同会真如这位白会长所,低调发展,不随便弄出点大动静来。

    否则到时候他也只得心向宗门了。

    各自心怀鬼胎的二人又是一番推杯换盏,谈地,好似多年老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