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_第七章 让赚钱成为一种习惯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让赚钱成为一种习惯1 (第1/11页)

    第七章让赚钱成为一种习惯1

    只有储蓄财富才能水涨船高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财富的增长不能仅靠储蓄,但如果你一直做“月光族”,从不储蓄,你也永远不能成为富人。

    因此,在你开始独立生活的初期,将你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储蓄积攒起来是完全必要的,只有储蓄你的财富才能使你的生活好起来,才能有进一步投资的资本。

    在台湾,从小就立志要做个有钱人的电台及电视节目主持人侯昌明,果真在29岁前买下人生第一栋千万房子。

    梦想能实现,主要是因他彻底奉行自创的“防御与攻击”理论。

    在侯昌明眼里,防御就是储蓄,靠着退伍后工作辛苦存下的120万元,他顺利熬过失业期;而在机会来临时,也是靠着账户里的积蓄撒网布局,为他带来丰硕的利益。

    现年34岁的他,已累积超过1000万的资产。

    小时候家境清苦的侯昌明,因为知道钱来得不容易,所以总是特别珍惜每一分钱,也因此养成他省钱的个性。

    看着打工赚来的钱,扎扎实实地存到自己的户头里,就是侯昌明学生时代最大的满足。

    当兵前,他已经存了50多万元。

    退伍后侯昌明的第一份工作,月薪才14000多元,为了存钱,他跟了1万元的会,因此每个月就只剩4000元的生活费。

    4000元要怎么过一个月?

    侯昌明算好每星期只能花1000元,为了省油钱,他把退伍后买的车子搁在一旁,改骑摩托车;同事找他出去玩,他会很直接地说自己没钱,不会打肿脸充胖子。

    侯昌明知道,有多少钱花费多少,存够了本,才有能力去创造未来。

    一心只想努力工作、拼命存钱的侯昌明,随着主持工作越来越多,最高纪录一个只收入达14万元,而他银行户头数字也一路往上爬升,突破百万大关。

    然而好景不长,1996年他手中的6个节目突然全部喊停,侯昌明只好到民歌西餐厅唱歌,靠每个月不到1万元的收入生活。

    还好户头里的120万元宛如定心丸,让他得以熬过近5个月的空窗期,直到进入飞碟电台。

    防御做足了、子弹存够了后,侯昌明开始上场打仗,也就是把部分钱拿来投资,并在29岁时,买下人生第一栋房子。

    即使现在侯昌明的手头越来越宽裕,仍不改“铁公鸡”的个性,每个月收入的2/3,还是老老实实地存起来。

    翻开他的皮夹,永远不会有超过5000元的现金;资产超过1000万的他,只有两张银行信用卡,只要一刷卡,他一定马上将刷卡的费用提领出来,放在信封袋内,用来提醒自己花了多少钱,绝对不动用到循环利息。

    省吃俭用、努力赚钱存钱的侯昌明,已经替未来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他认为许多人理财都是光想不练,而努力储蓄,是迈向“钱途”的第一步。

    特别在高失业率、又不景气的现在,理财先重守财,累积足够的资本,才有办法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对所有的人来说,存钱是致富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在那些未曾存钱者的心目中,最迫切的一个大问题则是:“我要怎样做才能存钱?”

    存钱纯粹是习惯的问题。

    人经由习惯的法则,塑造了自己的个性,这个说法是极为正确的。

    任何行为在重复做过几次之后,就变成一种习惯。

    而人的意志也只不过是从我们的日常习惯中成长出来的一种推动力量。

    一种习惯一旦在脑中固定形成之后,这个习惯就会自动驱使一个人采取行动。

    例如,如果遵循你每天上班或经常前往的某处地点的固定路线,过不了多久,这个习惯就会养成,不用你花脑筋去思考,你的头脑自然会引你走上这种路线。

    更有趣的是,即使你在动身之初是想前往另一方向,但是如果你不提醒自己改变路线的话,那么,你将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又走上原来的路线了。

    养成储蓄的习惯,并不表示将会限制你的赚钱能力。

    正好相反——你在应用这项法则后,不仅将把你所赚的钱有系统地保存下来,也使你步上更大机会之途,并将增强你的观察力、自信心、想像力、进取心及领导才能,真正增加你的赚钱能力。

    有位年轻人从宾州的农业区来到费城,进入一家印刷厂工作。

    他的一位同事在一家储蓄公司开了一个户头,养成了每周存款5元的习惯。

    在这位同事的影响下,这位年轻人也在这家储蓄公司开了户头。

    三年后,他有了900元的存款。

    这时,他所工作的这家印刷厂发生财务困难,面临倒闭的噩运。

    他立刻拿出这900元来挽救这家印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