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变局 (第4/5页)
从之,此乃乡愿。晓谕孩童,其知之读书可贵,此乃良知。” “所以先生以为民心为童心吗?” “民心在于使民知之,让民知何可为,何不可为。百姓知之,行之,百姓不知,不可行之。” “而使民知之,非朝廷所赐,这才是民心所向。” 天子微微点头道:“你这话说得好,这两年来朝廷初治,政务可谓井井有条,但下面的官员一再提及废除矿税,是为了乡愿,还是为了良知?” “这些乡野之士一再高呼,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而有些朝堂之士听风就是雨,附众煽动。连吏部尚书李戴,漕河总督李三才也是上疏。” “倒是你能把握住分寸,虽也主张废除矿税,却放在私下说。朕用人只有一句话,君子不党,方可长保禄位。” 林延潮知道天子这是要推翻当初与己定下的五年内废除矿税,改以商税的主张。 说话不算数,也是天子一贯的套路了。 不过这时候林延潮指责天子不守承诺,出尔反尔,也就太不成熟。 因此林延潮没有出言反对,而是道:“臣恭聆圣训。” 天子见此满意地点点头。 当日林延潮饮了些酒。 回家之后,林延潮一头倒在床上,林浅浅屏退左右侍女,正服侍林延潮脱靴子。 这时候陡然林延潮却坐直身子。 林浅浅不由吓了一跳。 “何事?” “若我当不这宰相如何?” 林浅浅松了口气道:“我还以为什么事,不当就不当呗,有啥稀罕的。” 林延潮笑了笑,又躺在软榻上道:”一时气话,不用当真。” 林浅浅笑道:“皇上又令相公你生气了?可曾与皇上顶撞?” 林延潮复躺在塌上,以臂遮目道:“那倒是没有。” 林浅浅看了林延潮一眼,笑道:“相公,人都说宰相肚里撑船,你需多忍一忍。” 林延潮失笑道:“用儿,近来可有给家里来信,拿与我看看。” “他近来倒是很忙,已两个月未曾写信。听说在从洋人那学几何之学,同时给学院的二三年生们上课,另外最近在鼓捣什么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 “是啊,是用儿从洋人那听来的,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但他倒是很有把握。” 林延潮露出欣然之色道:“这孩子倒是没辜负我对他的期望。” 林浅浅听林延潮夸奖林用倒很是高兴:“只是在婚事上不上心,我看用儿也无心回老家,不如在京师里给他找一门当户对的婚事好了。” 林延潮闻言失笑。 “我知道你定是说不急,不过皇上就是如此,在我这妇道人家看来皇上就是长不大的孩子。你若忍不下这口气,就上疏明言好了。咱们也回福建老家,过几年你就能抱孙子了。” 林延潮心道,是啊,自己这也到了含饴弄孙之龄了。 林延潮道:“今日既是在天子面前不说,若我事后再上疏,就是公然顶撞,此不能为之。” “可是相公你不是那等吃了亏放在心底的。” 林延潮点了点头道:“没错。既是天子食言,那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京师西园。 这日官员在此雅聚。 几名侍女在一旁长案研磨,奉纸,以便官员们即兴作诗。 以往如此雅集的诗作,都颂太平盛世或自表闲适,而今倒是多了几分锐意进取,问志的意思。官场诗文自是随着朝堂风气而变。 众人之中最为人瞩目的当然是毕自严。 南京工部员外郎毕自严被林延潮调至京里,出任云南清吏司郎中。 众所周知户部十三司中云南清吏司地位最高,因为云南清吏司除了掌核云南之钱粮奏销及各厂之税课外,还主管漕政事务。 这日毕自严在雅聚中与同年聊天。 毕自严坐在罗汉椅上与几位极要好的官员言道:“若不废除矿税,则通商惠工不能行,故而必须改以收取商税。但若要收取商税,皇店必须废除,苏州织造,江西瓷器也必须废除。” 众官员皆道:“难,难,如此真要一步到位,不如先改商税。” 毕自严道:“不可,不可,诸位难道没见苏州之事吗?朝廷向岁贡的名义向织户征了一道,矿监又以矿税的名义向织户征了一道,如此织户岂有生路。至于皇店更不可,多少jianian商冒皇商之名偷税漏税,如此朝廷如何管,如何将商税收上来?更不用说多少宗室……” “这些人真是国家的蛀虫,那朝廷就不管这些织户,皇店?” “不能管,不能管。” “毕年兄所言在理,不如我等联名上奏朝廷。” 毕自严道:“以矿税上疏,必石沉大海,不如先议废宗室在民间特权。” 众官员们都是深以为然。 若说皇商皇店对民生的破坏,实不如宗室十分之一。 平日里宗室由朝廷养着也就罢了,更重要是宗室对经济的破坏。 不拿十几个藩王所在的河南而言,就拿四川而言,当时大半个四川都是蜀王产业,蜀王府对各种行业渗透简直无以复加。 毕自严等这一批官场上的后起之秀多是林延潮门生,或者门生的门生,且充斥着各科道,于是一经号召,联名上疏朝廷请求废除宗人府,并将关押审判宗室的司法权,从朝廷下放到地方州县。 此事一出,满朝哗然。 而林延潮这时不慌不忙地抛出了另一个猛料。 那就是伪楚王案! 楚藩一直事多,最骇人听闻的就是嘉靖二十四年楚王世子杀楚王之事。 对此湖广百姓是拍手称快,时称‘楚王贪酷已极,人无可奈何矣。天为楚民报雠,乃假手其子,身弑子灭,天定胜人之理也’。 最后楚王世子被嘉靖皇帝下令挫骨扬灰,改由不过四岁的朱华奎袭爵。 如今楚王府又生乱事,原来楚府宗人辅国中尉朱华趆联合了同宗的二十九人遣人上告,谓现任楚王朱华奎为假王。 朱华奎得知朱华趆上奏后大惊,派人秘密进京贿林延潮万两白银,让他将奏章扣下不要上奏给天子。 而林延潮果真奏疏压了几天,等毕自严等言官上奏后,将伪楚王事上奏给天子,并将一万两银子转手奉至御前。 天子闻此事震怒。 林延潮则上奏,韩王府汉阴王曾经有养育异姓、冒充己子之事,现在又出楚王之案。以往朝廷对宗室管理未免有些纵容,令宗室在地方横行不法,这一次楚王案即开了一个不好例子。 天子闻奏,令林延潮派大臣至湖广,一经查实立即重办! 谁都知道天子要动手整治宗室。 文渊阁前。 身着二品官袍的于道之对此有些忐忑,他也曾是一方大员,何等场面没见过,但今日来到这里却似到了龙潭虎xue一般。 “下官于道之见过次辅!” 于道之见林延潮态度恭谦至极。 林延潮见于道之后离案亲迎道:“原来是于公啊,当年朝鲜一别,真是多年不见。” 于道之闻言一愣,当年与林延潮在朝鲜别过后,二人又见过数面,虽不过匆匆一面,但林延潮怎么‘忘了’? 于道之只能陪笑道:“次辅位极人臣,哪里是下官轻易能见的,今日次辅召下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