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等韩先生的子瑜很踏实 (第1/2页)
中部人境,光辉国度,光陵郡,韩家村。 傍山依水一村落,鸟鸣人归万事和。 黄昏日落,秋风萧索,一阵阵稚嫩的童声从位于村子中部的学堂传来,让寂寥下平添几分喧闹。村人秋收暮归,邻里之间不时传出几声犬吠,鸡鸣。 不到一刻,村里各家就会有渺渺炊烟升起,学童散学归家,有时相约几人在沐休日去山间玩乐,有时谈论起老师每日反复教学的知识见闻。 平静而朴素的一日也算是过去了。 和往常一样,等学童散尽后,学堂的年轻先生韩知秋默默整理学堂,想到自己能教授那些好奇村外事的孩童,让他们能够有走出村落的向往,自己便知足了。 三年前得知自己的启蒙老师不幸逝世,正值仕途壮年的自己不顾友人的劝阻毅然离开上京大学府,回到养育自己的小村落里,继承老师的遗愿。 让村里的下一代能知晓村外的精彩,也打好村里孩童的基础,就像当年老师教导自己那样。 回过神来,韩知秋不禁摇摇头,又想到当年的光景了,说到这个,他目光移向学堂矮窗边露出的头。 “算着时日,已经三天了,那个孩子在学堂门口等自己呢”韩知秋想到,手也快了起来。 片刻,韩知秋整理完一切,带上讲义走出学堂,转身缓缓关上学堂的木门,再看向那个个头在班里中等,面貌普通,形体清瘦,穿着入秋麻衣的男孩。 韩知秋轻轻招手让男孩过来。 等到孩童小跑到身前,鞠了一躬后,韩知秋看了看男孩的眼睛,用手轻抚孩童有些杂乱的头发,亲切说:“子瑜,你还需要这本国度史吗?“ “学生愚笨,国度史书内容辽阔,可能仍然需要借阅一段时日才能读完”,稚嫩的童音里透着沉稳。 谦逊,踏实,持剑以及刻苦,韩知秋赞赏的看着这个叫做唐子瑜的男孩。 他回想着他的经历和他越发清瘦的脸,不忍劝到:“子瑜勿要菲薄,史书内容浩瀚如烟,繁琐冗杂,这书若不是先生我只带回了一本,又怎么让子瑜苦在夜晚挑灯夜读。” “唉,子瑜,刻苦是好,但不能伤了自己的身体,你还小,不可急于一时。” 小孩沉寂片刻,“学生受教,但学生向往于大千世界之辽阔,万类霜天竞自由之精彩,读到深处不由得废寝忘食,回过神来已是深夜。” “子瑜啊子瑜,你就像当年的我一般,这样我都不知该夸赞还是继续劝阻你了。” 韩知秋笑骂道“也罢,可还是要注意身体啊。” 说罢,韩知秋向前伸出左手在唐子瑜额头前停住,修长的食指在他眉心处点下。顷刻,眉心出现了微弱的蓝黄色光芒,光芒渐渐从眉心扩散笼罩男孩周身。 尽管已经多次看到这一幕,男孩眼睛里仍然露着惊奇,韩知秋眼神瞥到这一幕后嘴角微微上扬。这样的光景持续了近半刻钟,而后光芒便减弱至完全消失不见。 “果然是许久没练习了,这术式竟然有些生疏感”韩知秋默默想到,他深吸一口气,收回手指,笑着说“子瑜,现在感觉如何。” “老师不仅借书于子瑜读阅,还多次帮子瑜调理身体,子瑜深感惭愧,可恨子瑜自小体弱,帮不上老师什么大忙。” 那男孩低下头,握紧拳头,言语低沉,显得情绪低落。 “子瑜何出此言啊,指导学生,照料村邻,本就是先生该做的,每次看见子瑜你啊,我都想到当年你的师祖与我,那些日子老师也这般待我们的。” 韩知秋说着,仿佛看到了那年冬日老师来到父亲病痛,村里家境贫寒的他家,为父亲医病缓解疼痛,安慰束手无措的自己,还有大年晚上师傅亲自上门拜年送礼。 他轻摸男孩的头,又回手拿出包裹里的《光辉国度简史》。 “不必困扰,将它拿去吧,这术式不会对我造成多大影响的,等过些时日,我也会教授给班里的,如果家里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老师的。” “感谢老师,子瑜记住了”男孩接过有些厚实的书籍,小心翼翼抱着它又鞠了一躬,而后再放入自己的有些洗得发白的补丁麻包。 韩知秋挥挥手,“天色晚了,子瑜回去吧,别让怀瑾等久了。” “老师回见”子瑜抬头看向韩知秋,微笑一下便转身向远处走去。 暮云归,红日暝,韩知秋看着那个在昏暗光芒里踱步远去的男孩,瘦小的背影就像背负着养家,种地,修学,以及他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压下的重担。 自己想要帮助那孩子,甚至想抚养他们,却被各种婉拒后再也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