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玉人来 (第1/2页)
自得了薛府地图,晏诗找了个高处,蹲了一日,验看侯府防卫情况。 侯府一切井然有序,与纸上所述分毫不差。 数个时辰后,她折好那张油皮纸,重新揣进怀中,准备离开。不想临走时,一个小厮闯入她的视线。 那小厮步履轻巧,意态飞扬,一路穿廊过院,路线熟稔,看样子似去薛鳌院中。这倒不甚有异。奇怪的是,看那衣衫形制,却并非薛府中人。 见他到了薛鳌院外,同来往随从们打了个招呼,便由人客气的请入院中,可见是相熟已久。 肥鸡迎出来,见他亦是目露惊喜。问明事由,便带话进去。 不多会,肥鸡带话出来,完事请他屋内喝茶。 那小厮也不见外,连连摆手,“不了不了,我家公子还等着我回话呢。明日我家公子来时,我们再好好喝两杯!”肥鸡笑着送他出门。 晏诗一路跟随,只到那小厮脚步如飞,进了茂国公府的大门。 门口马车三五横陈,还在往下卸货,伴随着“都轻点放,小心脚下!”的呼喝声,大小各异的箱子依次落地,像是从外地回来。 东西还未入府,呼朋引伴的邀酒令便传到了薛家,与薛鳌的交情可见一斑。 晏诗想起,这半个月来京中打探,对薛鳌的狐朋狗党也了解一二。要说这茂国公赵三公子赵真也是个常出现的人名。青少年时同薛鳌整日呼卢喝雉,声色犬马,是京城有名的花花太岁之一。 他排行老三,不是世子,于是这辈子就打算着逍遥快活度日。再者因茂国公赵晋老来得子,头上还有个先天不足的病秧子二哥,一家人对其视若珍宝。不仅不拘着他,反纵着他成日兴致高涨,这番混世魔王落在茂国公的眼里都是健康活泼的佐证。因而茂国公府里对他是最为轻松自在的。 只是后来年岁稍长,薛鳌也逐渐挑起家中大事,无甚空闲。这赵真亦玩腻了京中把戏,便常常嚷嚷着出门远游。本来老国公不舍得,禁不住他一日日的嚷求,便上书皇帝请求一队兵马沿途保护,又唯恐他在外不便,便什么东西都往车上搬,出行一趟车马繁盛,各地方官若不知晓,还当是哪个王公钦差之驾。 不过这赵三公子却是个妙人,他虽膏腴子弟,却情知如此一来,除了自己,没人乐意。所到之处人们自然也是毕恭毕敬,趣味全无。于是待得车马行出京郊,便将半数车队人马遣了回去,只留下几个用惯了的小厮和以一当十的护卫,等茂国公发现回去的车马,再想派人来追,他早轻车简从跑到几百公里外了。 有了第一回,赵三公子食髓知味,时常往外跑,家人纵使再忧心,也拦不住了。每年便出去个一两回,去得地方也愈来愈远,日子也越待越长,这次原本信中说月初便回,谁知一拖又捱到了月末,此去蜀中,足有数月。 晏诗听他大名贯耳时,那会他还不在京中,原来是今日到家。想是小别,今日阖家团聚,明日便寻旧日朋党纵情饮酒,也是常事。 晏诗念头一转,心下便打定了主意——你既明日,我便也明日。 于是这便掉头回转,自去休整,晏诗和薛府两边又过了一个安详之夜。 翌日暮色刚起,茂国公赵晋的小儿子赵真,果然带着两个随从,和一个女子,大喇喇坐着马车来到薛府门外。两个随从提着礼盒,一人去了薛由院子,一个则去了薛立海住处。这蒙着面纱的女子自然被赵真领着,去了薛鳌所在。 薛鳌早已备好酒席,一见他来,便迎了出来,二人见面,欢欣不已。 “你小子,还舍得回来啊。”刚一番拥抱过后,薛鳌便揪着赵真耳朵骂道。 “哎哟哎哟,好哥哥快放手,我这耳朵福薄命浅,没被我娘拧了去,只怕要折在你手里。” 薛鳌“嘁”了一声,便松了手。 “听说你给我祖父和父亲都带了好东西,我呢?空手就来蹭酒喝?” 赵真揉了揉耳朵,直起腰来,“谁说没有,你我敢忽悠么?忽悠谁我也不敢忽悠你啊。” 说着一脸戏谑,将一人推到薛鳌面前,“看!这礼物是不是比你爷爷的好一百倍?” 薛鳌双眉一挑,“你胆肥了,敢拐着弯骂我了。”说着便扬手作势欲打。 “嘻嘻,”赵真忙躲到那人身后,“你先看看,喜不喜欢?”说着双手往那人屁股上一推,那人便轻嘤一声,距离薛鳌更近了一步。却懂事的咬牙站定,没往薛鳌身上扑去。 薛鳌这时才定睛一看,赵真送来的,是位轻纱覆面的女子,就单露出的双眼而言,很难不说是位极标致的美人儿。 深眉凤眼,秋波盈盈,夜幕般的深蓝眼珠正微讶又好奇的打量着薛鳌,又不让人觉得失礼。风动之间宽松的罩袍下,便依稀可见其身段妖娆曼妙。 “胡姬,”薛鳌只扫了一眼,便失了兴趣,“你不是去的南方?怎么又转北地去了?” 赵真“嘿嘿”一笑从那胡姬身后钻出来,“我真就去的南方啊。” 薛鳌意味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