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节 火枪铁甲 (第1/2页)
除了这些建设外,兵仗局的火铳匠头和盔甲匠头也送来了一只鸟铳和一副铁甲。 鸟铳是制式鸟铳,比西方的火绳枪口径更小,但是多了瞄准的望山,因此更加精准,射程也更远,就好像后世日本的三八大盖和德国的毛瑟步枪的区别一样。 铠甲则是明军中把总才有资格装备的全身铁甲,是由一片片精铁片,通过牛皮条串成,内衬则是牛皮,外形看起来就像是一片片鱼鳞一般,因此俗称鱼鳞甲,每一处都有两片铁片叠加的防护力。 而且这副铁甲从肩膀伸出两个飞翼,可以护到胳膊肘,下面则是铁裙,可以护到膝盖,防御也算全面,如果要护住全身,就太重了,超过了四十斤,对负重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而且按照杨潮的要求,从铁盔下沿垂下一圈护帘,对脖颈部位有不小的防御。 打制鸟铳的匠头姓郭,是兵仗局中负责鸟铳的匠头,打制铠甲的匠头姓冯,也是兵仗局中打造铠甲的匠头,两人都是手艺精湛世代传承的匠户。 鸟铳跟铁甲打制时间也都差不多,两人都是年后加紧时间打制,前两天才刚刚完成。 杨潮今天将他们请来,也带来了他们打造好的鸟铳和铁甲。 “郭匠头,你这杆鸟铳做工看起来精良,可敢保证不炸膛?” 炸膛是杨潮最担心的,所以才不敢要兵仗局库房中的存货,连戚继光那时候都感慨朝廷鸟铳常常炸膛,最后他是自己请铁匠专门打造才改善了这种情况。 戚继光时代大明朝还没有败坏到如今这种程度,起码那时候戚继光还有能力组建戚家军,先后灭掉倭寇和防御了北部边境十多年,可是如今的局面。不提也罢。 因此杨潮更不敢用兵仗局的东西了。 郭匠头这支鸟铳显然是费了心的,枪杆光滑平整仿佛抛光过一般,枪托上还有雕花。显然是精工细作出来的。 郭匠头显然也很有信心,从杨潮手里接过鸟铳讲解起来。 “大人您看。这杆铳后粗前细,小人专门在后面加厚,防止炸膛。另外用两层精铁卷制,cao作得当绝对不会炸膛。” 杨潮点点头:“郭匠头可愿意试一试?” 郭匠头道:“大人若不信,小人自可试一试。” 他竟然还带来了相应的火药等物,看来是有备而来。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cao作,郭匠头给鸟铳装药,最后点燃获胜。瞄准五十步外一个靶子从容开枪,直中胸腹位置。 “好!” 杨潮不由赞道,因为他看到靶子直接被打烂了,那些靶子平时承受弓箭射击完全没有问题,就是长枪刺杀也未必能刺穿,却被郭匠头一枪打出一个洞来,铅子深深的嵌进里面的木桩上。 “不知郭匠头这杆鸟铳开价几何?” 杨潮直接问价。 郭匠头呵呵一笑,张嘴就道:“十两银子!” 杨潮还没说话,就看到旁边的冯匠头微微撇了撇嘴却没有说话。 杨潮知道大概郭匠头开了一个漫天价,等着自己落地还呢。 杨潮笑道:“贵了!” 郭匠头立刻解释:“大人啊这可一点不贵。您看这做工,看这分量,都是用了十足十的好料。” 杨潮笑道:“本官不要那么好的做工。只要开腔不炸膛,打得准,打的狠就行,你那些花活本官用不上。” 冯匠头在旁边有撇撇嘴,他的铁甲上可没多少花活,全都是实打实的铁片子串起来的。 郭匠头道:“那大人你觉得多少钱合适?” 杨潮开价:“五两!” 郭匠头猛摇头:“大人五两连成本都保不住。” 杨潮算过一杆 但是做生意嘛,总得允许别人有利润才行。 杨砍价吗,自然是不能让:“鸟铳用精铁七斤,一斤反复锻打过的精铁不超过两钱银子。料钱不超过二两银子,算上人工。郭匠头用一个月卷制和钻枪管,加上徒弟帮忙做枪托木柄等。两个人一个月工钱超不过三两,因此成本绝对没有五两银子。所以五两,一分都不少。” 郭匠头咬牙道:“八两,够便宜了!” 杨潮摇头道:“我不要你的那些花活,因此就六两银子,行就行,不行就拉到。” 六两银子郭匠头可以得到一两的利润,如果他不算他的工钱,大概一个月能有二两的收入,那可不算低了。 想了想,郭匠头叹道:“好,六两就六两,谁让咱跟杨大人的令尊是好友呢。” 郭匠头降价还不忘落杨潮父亲一个人情。 杨潮也很识相:“那本官就代家父谢过郭匠头了。” 郭匠头又连道不敢,不过也觉得杨潮这个千总很随和,他笑容也显得很自然。 接下来杨潮又开始跟冯匠头交流起来。 冯匠头的铁甲做的倒是很实在,没有什么花活。 铁甲上的甲叶也是精铁,可能没有鸟铳用的铁那么好,但是也是多次锻打后得到的精铁,鸟铳那样的精铁据说普通铁十斤才能锻打出来一斤,铁甲上的精铁五斤粗铁就能出一斤。 这件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