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回来啦,回来啦! (第3/3页)
哈哈大笑:“国子,你怎么也跟我学,差点都变成野人啦!”
这三个月,李卫国没理发,头发也都有一拃长。 只不过他还年轻,没怎么刮过胡须,所以胡须并不浓密。 李卫国也哈哈大笑:“总算没白辛苦,逮了不少梅花鹿和马鹿,对了,还有几只香獐子。” “啥?国子,这些都是你抓的?”马大炮望着鹿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他们二三十条好汉,就差点天天长在林子里,这才好不容易抓到二十多只梅花鹿,这件事到底有多难,马大炮再清楚不过。 可是李卫国单枪匹马,就赶回来这么大的鹿群,将近六十只,里面还有桀骜不驯的大马鹿,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李卫国乐呵呵地点点头:“我去完达山那边的林子,那边梅花鹿比较多。” “先别管这么多了,赶紧把鹿群都赶到鹿场去,哈哈,这下可妥了,一共都快一百只啦!”李老根挥手吆喝着,乐得合不拢嘴。 村民也都是喜气洋洋,嘴里一边夸着李卫国好本事,一边驱赶起鹿群。 李卫国也在前面引领,顺利把鹿群带到鹿场,搭建的棚子不够用,估计后边几天,大伙还得忙活。 这些事都不用李卫国cao心,在村民的簇拥下,回到李老根家吃饭。 陆陆续续的,有不少村民都来送吃喝,一个老太太,挎来一小筐鸡蛋。 还有拿咸鸭蛋的,送咸鱼的,络绎不绝,都来到李老根家里。 大伙心里都有一杆秤,打心里往外感激李卫国。 “哈哈,总算能吃一顿饱饭啦。”李卫国甩开腮帮子,大吃一通。 最后这几天,他也有点弹尽粮绝。 大伙都乐呵呵地瞧着他吃,瞧着瞧着,有几位老人还抹起眼泪:“国子,你这情义,俺们屯子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 “可千万别这么说,咱们就是互利互惠。”李卫国也连忙客气几句。 这上百头梅花鹿马鹿和香獐子,真要是掏钱的话,两万块都打不住。 村里这三十几户人家,就算全都砸锅卖铁,也凑不够。 可以预见,几年之后,鹿群不断发展壮大,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 李卫国继大山之后,成为了村子里最受欢迎的客人。… 吃饱喝足之后,李卫国也终于能躺在炕上,睡个好觉。 在野外生存三个多月,虽然也没遭什么罪,但是毕竟不像在家里睡着这么安心。 在屯子里休整了三天,李卫国他们也正式告辞,一起离开的,有李大勐和大山。 全村老老小小,全都出来送行,他们之间,因为梅花鹿联系到一起,这份感情,也必将一直持续下去。 “大伙都回去吧,以后我们年年都争取来一趟!”李卫国挥手和乡亲们作别。 大山也回头凝望,坚定的目光也带着几分不舍,这里,也算是他的故乡。 等到望不见送行的村民,李卫国这才抖抖手里的缰绳:“上马吧,上鹿!” 他们哥仨,手里都牵着一头大马鹿。 李卫国骑着大长脸,就光板儿,也不用鞍子马镫肚带啥的。 另外两只,则配有马鞍。 “这玩意老实不?”李大勐有点担心,他倒是骑过马,不过还真没骑过鹿呢,心里有点发虚。 李卫国率先垂范,爬上鹿背,大长脸就迈开四条大长腿,哒哒哒地小跑起来。 李卫国坐在鹿背上,身躯随着上下起伏,显得十分轻松。 大山也飞身跨上鹿背,紧追李卫国而去,他骑的这头大马鹿,也对他十分顺服。 李大勐一瞧,也不甘落后,骑了上去,可是他的这头马鹿却不大老实,跑起来一跳一跳的,差点把李大勐甩下去。 “野牲口也知道欺负人,看人下菜碟是吧。”李大勐知道自己没有李卫国和大山的本事,不过他有他的法子,把早就准备好的一把盐粒儿喂给身下的大马鹿,这家伙果然老实多了。 “别给齁着。”李卫国不满地吆喝一声,这几只马鹿,他还有大用呢。 马鹿的速度和耐力都不错,当晚就到达县城,找到了罐头厂设立的收购点儿。 收购点的负责人是王军手下的一名兄弟,看到李卫国,把他乐坏了,连忙开始打电话,向王军他们报平安。 这三个多月,李卫国领着李大勐没了音讯,把田大贵等人都急坏了。 电话先打到分厂那边,是高大林接的,听说李卫国在这呢,这小子就要连夜赶过来,不过被李卫国给劝住。 一聊才知道,田大贵领着王军和张星他们,早就去了黑河那边,已经谈妥了投资建厂的事宜,李卫国的整体布局,也顺利完成。 本来李卫国也计划去的,结果耽搁了,好在没啥影响。 他们三人就在这里住了一晚,第二天,跟着货车,回到尹春的罐头分厂。 这三头大马鹿,也享受了一把坐卡车的待遇,还算挺老实,并没有中途跳车什么的。 “国子哥,俺们还以为你跑河对岸不回来了呢!”看到李卫国,高大林也十分激动,嘴里还开着玩笑。 这边也有偷摸往毛子那边跑的,大多数都是犯了事儿,在这边过不下去,这才选择逃亡。 李卫国心里话:还真叫你小子蒙对了。 不过这事,自己知道就好,没必要满世界嚷嚷。 包括接下来,李卫国还要过去一趟,准备收集人参籽,顺便挖棒槌。 这次,他不准备一个人过去,而是要和大山同行。 因为挖棒槌是个耗时的精细活,途中还怕***扰,所以一个人不大方便。 大山有着多年的丛林生活经验,绝对是最好的助手。 至于李大勐,李卫国给他打了张车票,叫他先回家。 李卫国往家里写了封信,叫李大勐帮着捎回去;另外还给吴小玉等人也写了信,这个邮递就行了。 原本李卫国和吴小玉保持着每个月一封信的节奏,结果在那边呆了三个多月,自然没法写信过去,估计吴小玉早就惦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