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同意,不同意就是我不听话 (第1/2页)
当然。 《匆匆》所引起的,不仅仅是这位普通父亲的感慨。 当《匆匆》里的这一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出现之后。 原本仅仅只是在文学报里连载的散文,却是赫然之间,出现在各个朋友的朋友圈里。 “时光荏苒,转眼20年过去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是一位朋友的朋友圈。 “想想年少时,那时无忧无虑,现在……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是另一位朋友的朋友圈。 “年纪越长,越是感觉孤独,今天读《匆匆里》的一句话,一时无比的有感触。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同样是一位朋友的朋友圈。 这是共情。 是的。 共情这种东西。 他有的时候说不清,道不明白。 可是。 当他出现的时候,你就能被这一句话触动。 正如《匆匆》里的这句话。 大家也并不是时常看散文。 或者。 有很多人连阅读文章的习惯都没有。 他们原本是不可能看《匆匆》这篇散文的。 可是。 当一系列朋友圈转发这一句话时,他却是好像击中了无数人的内心。 想想自己的朋友,亲人,爱人,子女,同学,发小…… 当时间悄然流逝,我们还能回到当初吗? 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所有人都给不出答案。 于是。 他们便在朋友圈发了一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 …… “火了,主编,我们火了。” 激动的,王晶斌冲进了主编办公室。 “晶斌,火了,哪里火了,赶紧报消报啊。” 主编一个激动,赶紧从办公室里冲了出来:“晶斌,出来,你还在那里做啥,找死吗?” “呃,主编,我是说,我们的文学报火了。” “?” “主编,你打开朋友圈看一看。” 看到主编有一些莫明其妙,王晶斌激动的拿出手机:“主编,您看我朋友圈。” “被你搞得神经了,你朋友圈有什么好看的?” 主编不知道王晶斌在说什么,但还是拿着王晶斌的手机看了看。 不过第一条却是显示:“有新茶,欢迎新老顾客……” 主编额头三根黑线冒起。 王晶斌赶紧拉下去。 直到。 当他看到朋友圈全是一连串的【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晶斌,你是说……” 看着王晶斌,主编眨了眨眼。 “主编,我们的文学报火了。” “准确的说,是陈易老师写的《匆匆》火了。” “不对,不对,《匆匆》火了,连带我们的文学报也火了。” 王晶斌刚说完。 这时。 文学报总编却是无比兴奋的走了过来:“刘一中,干的好。” “啊,总编,您怎么来了?” “哈哈哈,我是不想来,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你们编辑部干的不错。你知道吗,今天我可是收了几十家单位的电话,都说是要订我们的文学报。有的,还是一些比较大的机关单位。” 文学报总编无比的兴奋。 要知道。 《文学报》虽然销量也还可以。 但平时更多的是文艺群体,以及学校,教育机构,家长群体购买。 超出了这一些群体,购买的就比较少。 毕竟。 不是每人都需要文学报。 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看文学报。 但现在。 在《匆匆》的影响下,这还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首先是一些单位打头,第一时间就订购了文学报。 别看几十家单位少。 这可一点也不少。 如果是一家大型单位的话,他旗下都有几百甚至上千家小型机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