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_第一百零六章 诸国匍匐大同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诸国匍匐大同前 (第1/3页)

    订阅提示:以下有与正文内容无关的400字,不喜勿订。

    本书就快结尾了,汇报一下成绩:高订4269,均订829,最新章节24小时平均订阅60左右。

    非常感谢一直订阅到现在的书友。

    有些话本准备留在完本感言时讲的,想想还算了,就这成绩,感什么言?

    本书是作者的处女作,实际写了两年多,改了四份初稿,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写了一本书。

    创作过程中遭遇了疫情,还有一位亲人过世,出了很多意外。

    最后这段时间,作者要照顾生病的家属,只能用有限的休息时间赶稿。

    作者有正当工作,收入还不算低,不值得为了一点写作收入如此拼命,纯粹是为了讲完心中的水浒故事才坚持下来。

    书中的每一个角色,每一句话都经过反复打磨,没有敷衍谁,尽力了。

    至于徐泽这个角色,他是好人么?

    本来想把他往“好人”来写的,但徐泽不愿意。

    好人就得被人拿枪指着?!

    徐泽从来都没想过做圣人,他有理想,也有私心,他就是一个不怎么庸俗的凡人。

    而徐泽的水浒新秩序是真的新秩序么?

    本卷的卷首语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大同天下,非天下大同。

    大同天下可会天下大同?

    徐泽:千年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但历史终究会螺旋式上升。”

    ……

    在大同灭宋的时代背景下,时间悄然来到了大同正乾七年(公元1128年)。

    这段时间里,神州大地发生了很多必然会影响后世的大事件。

    首先是同军牛皋部受阻于泾州和凤翔府后,转而集中精力整顿兵马,安抚百姓,努力恢复永兴、鄜延、环庆三路的正常社会秩序和生产。

    同宋两国之间,除了福建路依然在进行烈度虽小战线推进却非常稳定的战争外,其余各地已经暂时停止了大规模军事行动。

    尽管大同灭宋之心不死,和平的曙光就不会真正来临。

    但同宋大战确实已经告一段落,至少惶恐不安的小赵官家终于可以睡几个安稳觉,不用承受随时都准备跑路的巨大压力了。

    为了安定治下人心,赵构赶在春节前下诏升潭州为长沙府,并将其作为新宋政权的临时国都,此举自然受到了也惶恐不安的臣子们赞成。

    对于急需援助的福建路,新宋君臣则视而不见。

    相对而言,已经丢掉永兴、鄜延、环庆三路的陕西形势显然更加严峻。

    新宋政权内部一团糟,以至于皇帝从近在行在咫尺的洞庭湖路过都差点殒命。

    问题得一个个解决,对重生的新宋政权来说,境内的动乱优先级显然更高,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的暂时只能是鞭长莫及了。

    明眼人都知道,面对军事上极为强势的大同帝国,陕西剩余的秦凤、泾原、熙河迟早也会丢失。

    在此之前,新宋若不是不能解决内部问题,就坐等灭国吧。

    不过,乱世之中自有豪杰,新宋也有豪杰,殿中侍御史张浚便提出了统合蜀地和陕西力量反击同军的计划。

    这个计划其实是对之前蜀粮养陕兵方案的补充完善,并不是太突兀。

    小赵官家接受了张浚的建议,并加其人为同知枢密院事,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

    表面看,掌川、陕宣抚之事并许便宜行事之权的川陕宣抚处置使置司权力极大,能够调动的可战强兵差不多占新宋政权的三成,可见皇帝对张浚的信任有多深。

    可实际上,从这个不伦不类的“宣抚处置使”之职就能看出来,赵构实际上并不是太看好其人的计划。

    如其说小赵官家托付国运于张浚,还不如说是“反正陕西迟早得丢”的死马当活马医心态支配下,有了“试试也无妨”的大胆决定。

    世间万物有阴必有阳,新宋王朝建立时间还不到一年就弥漫着腐朽不堪的味道之时,立国已经六年的大同帝国却是一派欣欣向荣气象。

    对绝大部分大同臣民来说,正乾六年最大的喜讯毫无疑问是同军灭掉了赵宋王朝。

    但对正乾皇帝来说,历时四年有余的京津塘铁路全线贯通却是更大的喜事。

    十二月十二日,工部尚书兼提举铁道局陈规亲自主持了京津塘铁道试运营仪式,并带领一众属僚乘坐了试运行的列车。

    考虑到天气严寒及首次通车安全,列车的行进速度被严格控制。

    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